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大图(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图片)
《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各种版本不下几十种,在这众多版本之中,知名度最高的有四件:冯承素钩摹的“神龙本”、虞世南的“虞临本”、褚遂良的“褚摹本”,还有欧阳询所写的“定武兰亭序”的拓本。
真迹只有一幅,唐太宗命画匠仿制多幅。
至少1亿。
现在若还存在王羲之《兰亭序》真迹的话,简直是无价之宝。一定要给出价格的话,保底一个亿人民币。成为我国最值钱的文物之一。
在厦门可拍卖到2-2.5万块人民币。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兰亭集序》共计324字,凡是重复的字都各不相同,其中21个“之”字,各具风韵,皆无雷同。王羲之酒醒之后,过几天又把原文重写了好多本,但终究没有在兰亭集会时所写的好。其文书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是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写的。
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
公元353年4月(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1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
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并挥写了一篇《兰亭集序》。
唐太宗对他推崇备至,曾亲撰《晋书》中的《王羲之传论》,推颂为“尽善尽美”。还将临摹本分赐贵威近臣,并以真迹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