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与孤鹜齐飞下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后面一句是什么)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化用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好似齐飞.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句式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日本遣唐使抄写版为:“落霞与孤雾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版有研究价值.最早实出自“夫麟风与麏雉悬绝,珠玉与砾石超殊”(刘勰《文心雕龙 知音》) 落霞与孤独的野鸭一齐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书面的意思是:说阳光映射下的彩霞与野鸭一起飞翔。大雨后的江水显得异常的充盈,远远望去,江水似乎和天空连接在一起。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这是《滕王阁序》中传诵千古的公认绝句,也是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最为闪光的一句。
落霞:晚霞。孤鹜:孤独的野鸭。出自唐代文学家王勃所作的骈文《滕王阁序》,原文选段: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译文:雨过天睛,虹消云散,阳光朗照。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水长天连成一片。傍晚渔舟中传来歌声,向彻彭蠡湖滨,雁群因寒意而长呜,到衡阳岸边方止。扩展资料创作背景:高宗时,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此阁,并于上元二年(675年)的重九日,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
作者南下探亲,路过这里,也参加了盛会,即席赋诗,并写了这篇序。思想主题:文章由洪州的地势、人才写到宴会;写滕王阁的壮丽,眺望的广远,扣紧秋日,景色鲜明;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抒发身世之感;接着写作者的遭遇并表白要自励志节,最后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全文表露了作者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赏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最为人称道。
这句话是一个视觉的飨宴,整幅画面的主体是红色的夕阳余晖和蓝绿色的水光接天的模样,白色的野鹭穿插其间。
色彩美,动态美,虚实美,空间立体美,带给读者无暇的想象。作者简介: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王勃赋是初唐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初唐赋体的繁荣。
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