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古诗朗读(《枫桥夜泊》唐李白)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白话译文:
月已落下乌鸦啼叫秋霜满天,江边枫树渔火点点对愁而眠。
姑苏城外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钟声悠扬传到了客船。
创作背景
根据《唐才子传》卷三记载,张继于“天宝十二年(753)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也就是说考取了进士。而就在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六月,玄宗仓皇奔蜀。
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
七言诗句的节奏,从句式上划分的规律是,前面两个字一个节拍,最后一个字是一个节拍,形成“二、二、二、一”的格式。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一、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二、出处唐·张继《枫桥夜泊》
诗词的节奏感极强,所以必须按节奏朗诵。如:
一,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此诗为二三结构,朗诵时要分清楚,才能读出韵味。
也有二一二结构的,这些要根据语意来辨别。
二,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七言绝句为二二三结构,也有四三结构的,根据不同的诗来划分,朗诵时都要分清。
三,词与诗又不同,有一字逗,领字等,其他同五言、七言诗大同小异,朗诵时需仔细分清。
四,朗诵诗词时,还需要了解一些诗人写作时的背景。诗言志,任何一首诗或词,都是作者用心写出的,只有了解了诗者当时的心境,才能在朗诵时准确地表达。
五,了解一些诗言诗语常识。诗的语言精炼,语言习惯不同于平常,省略、倒装句很多,这些都要注意。此外,诗词中会用比喻、对偶、拟人、排比等一些修辞知识,这些也要多了解一些,才能生动地表达出来。
第六,平仄转换是诗词的重要特点之一,这些也要掌握,朗诵时才能有抑扬顿挫的变化,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