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语录 > 正文内容

凉州词古诗王之涣(凉州词古诗王之涣诗意)

bstpd5个月前 (06-16)诗词语录40

《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朝·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载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旗亭画壁”的“异”事,虽然不一定可靠,但却反映出当时此诗即受到人们的喜爱。

首句出人意表,先描绘出如此奇特的画面:蜿蜒奔流波翻涛涌的黄河,如同一条飘飞的长长丝带高挂白云间。这真可谓神思妙想,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但是,诗人的这种描绘,并非随心所欲,而是根据了绘画中特有的透视法。透视法的视觉印象是,凡视线以下的物体,距离愈远,它在画面上的位置愈高。黄河只是在地面流,无论如何不会与天相接,但是,当王之涣由下游纵目向上游观望,随着视线的延伸,却觉得脚下的黄河愈远愈高,以至于“远”“上”到“白云间”。

诗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抓住这种视像去创作,从而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句。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名句,也采用的是同一观察法。所不同的是,李白的视线运动是自上而下、由远及近,摄取的是黄河“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而王之涣的视线运动则是自下而上、由近及远,摄取的是黄河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

第二句仍接着写景。“一片孤城”是近景,“万仞山”则是远景。远处崇山峻岭的映衬,愈显得边城的孤危,整个意象悲壮而苍凉。诗写到这里,仍未出现人物。但是,既有这样一座“孤城”,则会有戍边的将士。诗人撷取这种悲壮苍凉的意象,其目的,正在于为下两句写戍边将士的心态作准备,进行环境烘托。

三、四两句,由闻笛入手写将士们的心态。乐府《横吹曲·折杨柳》歌辞云:“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边地环境的荒凉,令将士们不堪;而羌笛奏出的《折杨柳》伤离曲调,更使将士们乡愁难禁。但是,如仅仅只是在那里一味地“怨”“杨柳”,则本诗就完全成了另外一种情调。这两句诗的关键之处,就在于“何须”二字作转:玉门关外这样的苦寒边地,春风不度,杨柳难青,无法折杨柳寄情,既然如此,羌笛有什么必要再吹奏《折杨柳》这样伤离的曲调呢?两句诗中,既写出了戍边将士的思乡怨情,同时又抒发了他们豁达的胸怀;悲中不失其壮,慷慨悲凉,与中唐以后某些边塞诗的衰飒颓唐情调显然不同。正因为如此,这首诗成为典型的盛唐之音。

相关文章

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作者是谁(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作者是谁诗题是什么)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赏析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

古诗《秋日》(古诗《秋日》秦观)

qiū rì   《秋日》   sòng gāo zhù   宋 高翥  dú kè piāo rán wù wài yóu, jiāng nán jiāng běi zǒng yí qiū.  独客...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拼音版)

原文: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

欲把西湖比西子全古诗(欲把西湖比西子全古诗是几年级的)

《欲把西湖比西子》是苏轼的诗句中的一句,出自《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美景的壮丽景色。以下是这首诗的全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以美...

王者蜀道难正确顺序(蜀道难蜀道之难)

王者荣耀李白蜀道难诗句的顺序【青莲剑仙】(1)“将进酒,杯莫停,但愿长醉不复醒”——唐·李白《将进酒》原文为: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诗文赏析大全和解析(古诗文欣赏)

古诗文赏析大全和解析(古诗文欣赏)

古诗词赏析的方法1、 看作者以及这首古诗词的时代背景,包括作者的身份及性格分析。(一般注释里会有介绍)2、 看诗词的类型(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律诗格式:首联(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