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语录 > 正文内容

中秋节的来历和意义(中秋节的来历和意义作文)

bstpd3个月前 (06-23)诗词语录5

1、来历


战国时期著作《归藏》中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后来,在西汉时期,文献《淮南子》中写道“射日的大英雄后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嫦娥奔月的说法由此衍生而来。嫦娥飞升天宫后,对丈夫后羿时常思念,便飞到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成为了仙女。


后羿为了怀念嫦娥,在后花园中,摆上了各种水果甜食,寄托着自己的眷恋,希望嫦娥能感知到自己对她的思念之情。百姓听闻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也纷纷祭拜,祈求平安吉祥,中秋拜月的习俗逐渐扩散开来,中秋节成为了一年一度的重要日子。


2、意义


中秋节这天,通常是秋天收获的季节。人们收割着庄稼里的粮食,忙碌但快乐着。春华秋实,此乃大自然固有的规律,中秋节恰好身处这个秋收的时节,和古代的祭祀习俗也有关系。


人们等到了收获,认为这收获是上天的恩赐,风调雨顺的结果,大丰收之后,用之祭拜天地,以示感恩之心。即使到了今天,秋收后,中秋节来临之际,如果获得了丰收,我们依旧对天地深为感激。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源自古代对月亮的祭祀。根据历史记载,中秋节的起源说法有多种。一种说法是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逐渐传到民间。另一种说法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八月中秋时,农作物基本都成熟了,农民为了庆祝丰收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还有一种说法是隋末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成功发明了月饼作为军粮,成功解决了军中粮食不够的问题,人们便把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以此作纪念。历史上,“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中秋节的主要活动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这些活动表达了人们对月亮的崇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与家人团聚,共享美食,赏月景,感受家的温暖和幸福。


总的来说,中秋节是一个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和人民情感的中国传统节日。它的历史渊源流长,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具有广泛的民间基础和国际影响力。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古代祭月节日。古人认为,每年的八月十五日是月亮最圆的时候,因此人们会在这天团圆赏月,祈求平安和幸福。

中秋节也象征着团圆、感恩和思乡之情。人们在这一天会食用月饼、赏月、猜灯谜、点燃孔明灯等,以表达对亲人、朋友和祖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相关文章

山行古诗朗读(山行古诗朗读节奏划分)

在指导山行朗读时,应首先让学生了解文本的背景和主题,帮助其理解文章的意义。然后,可以让学生分段朗读,注意语调、节奏和情感表达,注重每个词语的发音和语音连贯性。同时,鼓励学生在朗读中加入适当的语音变化、...

远的拼音(远的拼音正确拼法)

“远”的读音分别是: [yuǎn]。1、解释:②时间长:~古。长~。永~。③关系疏,不亲密:~亲。疏~。~房。④深奥:言近旨~。⑤姓。⑥避开:近君子,~小人。2、组词远程【yuǎn chéng】:路程...

元宵古诗大全50首(《元宵》李白)

1.《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隋隋炀帝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2.《正月十五夜》唐苏道味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

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意思(春来江水绿如蓝 全诗)

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春来江水绿如蓝.意思: 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忆江南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词作品。第一首词总写对江南的回忆,...

仓央嘉措最美的六首诗(仓央嘉措的最美的十首诗)

诗有:《无题》我终于明白世间有一种思绪无法用言语形容粗犷而忧伤回声的千结百绕而守候的是执着 一如月光下的高原一抹淡淡痴痴的笑笑那浮华落尽月色如洗笑那悄然而逝飞花万盏谁是那轻轻颤动的百合在你的清辉下亘古...

李清照的诗词特点(李清照的诗词特点和风格)

李清照是宋朝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诗歌有明显的分界线,这源自于她的人生经历及不同时期的情感经历,大致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特点:词作风格缠绵清丽且纯真质朴,写景抒情投射出少妇的淡淡哀愁,流露出对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