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简介(中秋节又叫什么名字)
介绍中秋节可以从习俗等方面切入介绍。譬如从习俗来说,中秋节自古就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我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
中秋节和国庆节是中国传统的两个重要节日。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为了纪念古代的月神嫦娥。这个节日是家庭团聚的时候,人们会吃月饼、赏月、猜灯谜等。国庆节是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每年的十月一日举行。这个节日是全国的庆祝日,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观看阅兵式、烟花表演等。这两个节日都是中国人民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繁荣的象征。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总之,根据史籍的记载,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动,日期定于农历8月15日。因为此时正是三秋之半,故名为“中秋节”。汉辞网认为,这就是中秋节的由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