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语录 > 正文内容

浮生若梦(浮生若梦蝶恋花)

bstpd5个月前 (06-25)诗词语录4

浮生若梦,汉语成语,拼音是fú shēng ruò mèng,意思是把人生当作短暂虚幻的梦境,出自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主谓式;作宾语、补语;指人生就像短暂的梦幻 ;走过一生,像做了一场梦一样。

意思:人生好像短暂的梦幻。

出处

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近义词浮生一梦、人生如戏

反义词:梦想成真

浮生若梦比较颓废 形容伤感,一切过往的事物都像梦一样

浮生,典出《庄子·外篇·刻意第十五》“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浮生进行描述,南朝宋鲍照的“浮生急驰电,物道险絃丝”《答可》,唐元稹的“自言行乐朝朝是,岂料浮生渐渐忙”《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唐李涉的:“终日混混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题鹤林寺僧舍》,北宋苏轼的:“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清李密庵的:“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半半歌》等等。

清乾隆、嘉庆年间的普通文人沈复更是取李白“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之意,记录自己日程生活的点点滴滴。我很早就知道有这样一本书,由于过去的阅读只注重名著和一些比较感兴趣的专业书籍,一直未把这本书纳入阅读计划,近期在阅读王澍的《造房子》时,提到这部书,在知乎上看到张佳玮回答网友提问时提到这本书,还在一篇文章中看到林语堂曾将此书翻译成英文,一下子将我阅读兴趣提了起来。春节假期逛书店迫不及待的买了一本回来阅读。

按照一般的解释浮生就是一生的意思,但我总觉得浮生跟一生相比更恣意、更自我、更接近人性,一生给人的感觉太严肃了。

按照此书光绪初版序的说法,这部书并不是作者自己拿来出版的,而是独悟庵居士杨引传在郡城冷摊偶然得到,读后觉得非常不错,由杨引传拿来出版的。

杨引传得到时六记已缺其二,只剩四记,犹作者手稿,作者名字也是由文中记载来推断的。由此可见,这部书不过是清乾隆、嘉庆年间居于苏州沧浪亭畔,一个普通文人记载自己、家人、朋友浮生琐事的一本笔记。作者生于乾隆癸未年,即1783年,作《浮生六记》的时间是嘉庆十三年,即1808年,作者因不是名人去世时间不可考,本书初版时间是光绪三年,即1887年,本来没有想过出书流传,但却在作者离世几十年得于出版,这本书能够流传至今实属偶然。从初版至今又过去了100多年,喜欢本书的人一直绵延不断,从我在广州购书中心买此书时,同时有4、5个版本可选择,也能说明当今喜爱这本书的人也还是比较多的。 书一开篇首先介绍作者自己的情况,接着以“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说明写作的缘由。读罢我深以为然,每一个人都是一颗孤独的星球,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普通人的一生如何留下痕迹,著书是非常好的手段。看了几十年的书,从去年开始,每读一本就写一篇读书笔记,我的初衷也就是想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一点痕迹,不为传世、不为出版,只为当自己老眼昏花,记忆衰退之时能有一个追忆似水年华的钥匙,也可为自己的后人追寻前人的足迹留下清晰的线索。 《浮生六记》本来是六篇,即《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后两篇已经佚失,仅存目。沈复的一生从世俗的角度看,是很失败很落魄的一生,身为文人在那个以获取功名为衡量一个男人成功与否的年代,他没有取得任何功名,也没有一个稳定长期的谋生职业和技能,一生都在靠父亲、朋友和自己短暂的就业维持生计,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在人生艰难时刻丧父。但是,他确实是一位非常有生活情趣的人,浮生虽然说不上过的很快乐,却是很充实、很有雅趣。除了《坎坷记愁》中将其一生不幸进行集中的描述外,其余三篇都是在谈论生活细节、为欢之事、闺房之乐、诗酒之乐、游玩之乐。从他因思《关雎》冠三百篇之首,而将《闺房记乐》列为首篇来看,沈复对于功名利禄并不是很重视,更在乎的是清淡娴雅情致,所以,他一生虽然坎坷,但并不落魄。对于仅存的四记中,这部书两位著名的译者林语堂和张佳玮都推崇《闺房之乐》为精华所在,认为其妻芸又是核心中的核心。我个人认为虽然这篇细写沈复夫妻之间琴瑟和鸣的生活趣事,读来确实很温馨,但我更喜欢《闲情记趣》这一篇。对于我们身在妇女能顶半边天,从小接受的是与男性完全一致的应试教育的当代女性来说,对中国传统的琴棋书画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能通过阅读来补充这方面的不足,非常有必要。在这一篇中,沈复对斗虫、养花、插花、盆景制作、园林建造、美食等都有描述,虽不是土豪,也没有什么大手笔,但很有情致。沈复虽不是园林建造专家他所说的造园要小中见大、大中见小的原则,被王澍在《造房子》中推崇为造园的基本道理。其实作为一本生活琐记,不同的人会读出不同的感悟很正常。我个人感觉喜欢这部书的人应该是那些注重生命过程,淡泊名利,随意而安的人,有宏大志向,立誓要出人头地的估计会不屑这样的浮生。 2017年月3日2日

人生就像梦一样, 像浮沉一样在空中, 欢乐的时候有多少, 坎坎坷坷。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出自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原文: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依如诗不成,罚金谷酒数。

译文:

天地是万物的客舍,百代是古往今来时间的过客,死生的差异,就好像梦与醒的不同,纷纭变换,不可究诘,得到的欢乐,又能有多少呢!古人夜间执着蜡烛游玩实在是有道理啊,况且春天用艳丽景色召唤我,大自然把各种美好的形象赐予我,相聚在桃花飘香的花园中,畅叙兄弟间快乐的往事。

弟弟们英俊优秀,个个都有谢惠连那样的才情,而我作诗吟咏,却惭愧不如谢灵运。清雅的赏玩兴致正雅,高谈阔论又转向清言雅语。摆开筵席来坐赏名花,快速地传递着酒杯醉倒在月光中,没有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倘若有人作诗不成,就要按照当年石崇在金谷园宴客赋诗的先例,谁咏不出诗来,罚酒三杯。

简介: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又名《春夜宴桃李园序》,是唐代诗人李白所著。李白与堂弟们在春夜宴饮赋诗,并为之作此序文,文章以清新俊逸的风格,转折自如的笔调,记叙了作者与诸位堂弟在桃花园聚会赋诗畅叙天伦一事,慷慨激昂地表达了李白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生追求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相关文章

打三个数字(三亲六故打三个数字)

答:121。分开→这里的分开是指把整体的隔开:比如人或物体分开不聚集在一起,使隔开,隔离,分离或分解,那么分开的反义词有合拢,集中,结合或联合等等。分开:夫妻俩已经分开五年了。有些问题是彼此分开而又联...

国学底蕴的名字(国学昵称500个)

01、泳思泳思一名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汉广》“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泳者,为游泳的意思,也就可以借指永远的含义,引申义为女孩就像湖水一样的清澈。而思为思想,指女孩思想丰富,聪明...

雁门太守行 李贺(雁门太守行李贺主旨)

这是诗鬼李贺的名作,是一首七言律诗。原文如下:雁门太守行 唐 · 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

中秋节文案短句干净

1. 皓月当空,团圆之夜,中秋佳节,愿幸福永远相伴。2. 月圆人团圆,思念化作浓浓的祝福,中秋快乐!3. 月饼香甜,团圆温暖,中秋佳节,祝福满满。4. 月光洒满大地,思念化作明亮的星,中秋快乐!5....

一览众山小(一览众山小的上一句)

一览众山小的意思是形容站在高高的山峰上看下去,一览无余的那些山都觉得非常的渺小。是一种非常形象的比喻句。一览众山小,出自《望岳》。是现存杜甫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诗。《一览众山小》指的是一方在中国观赏石界...

明月照我心(明月照我心下一句)

明月照我心(明月照我心下一句)

明月照我心,秋水洗我耳。新郭元 · 陈基扁舟夜泊新郭市,石湖水深清且泚。长啸一声天地秋,万壑惊风泣山鬼。匡庐生,玉山子,意气相倾誓终始。呼童沽酒烹锦鲤,醉入芦花月如水。周郎放歌踏船尾,我亦和之声亹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