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语录 > 正文内容

战国策全文及译文(战国策全文及译文魏文侯)

bstpd4个月前 (07-11)诗词语录5

《战国策》全文的翻译:

燕文公在位的时候,秦惠王把他的女儿嫁给燕国太子做媳妇。燕文公死后,易王即位。齐宣王借燕国举办丧事的机会进攻燕国,夺取了 十座城邑。武安君苏秦为燕国游说齐王,拜了两下表示祝贺,接着就仰 面吊丧。齐王按着戈命令他退下,说你一备儿祝贺,一会儿吊丧,怎 么这样快呢?”苏秦回答说人们之所以在饥饿的时候不吃乌喙,是因 为虽然能暂时填饱肚子,却面临死亡的祸患。如今燕国虽然弱小,但它 是强大的秦国的女婿啊。大王缣了十座城邑的便宜,却跟强大的秦国 结下很深的怨仇。如果让弱小的燕国做前锋,强大的秦国派出军队紧 随其后,因此招致天下最精锐的部队来攻打齐国,跟吃乌喙是一样的 齐王说这样我该怎么办呢?”苏秦回答说:“圣人处理事情,能把灾祸 转化为福分,凭借失败达到成功。所以齐桓公辜负了一个女人,名声却更加尊威;韩献子得罪了君主,跟他的交情却更加巩固,这都是把灾祸 转变为福分,借助失败取得成功,大王如能听我的,不如把十座城邑归 还给燕国,并用谦卑的话语向秦国请罪^秦王知道大王是因为他的原因而归还了燕国的城邑,一定会感激大王。燕国无缘无故地得到十座 城邑,也会感激大王。这就可以抛开强烈的仇恨而建立深厚的交情。 再说燕国和秦国都侍奉齐国,那样大王发号施令,天下的人都会听从, 这样一来,大王就能通过一些空话拉拢秦国,用十座城邑夺取天下了。 这可是王霸大业啊。也是所谓的把灾祸转变为福分,借助失败取得成 功齐王非常高兴,于是归还了燕国的城邑,随后又拿出一千斤黄金表 示歉意,在途中叩头,愿意跟燕国结为兄弟国,并向秦国请罪。

1.《战国策》原文:

燕文公时,秦惠王以其女为燕太子妇。文公卒,易王立,齐宣王因 燕丧攻之,取十城。武安君苏秦为燕说齐王,再拜而贺,仰而吊。齐 王桉戈而却曰此一何庆吊相随之速也?”对曰人之饥所以不食乌喙 者,以为虽偷充腹,而与死同患也。今燕虽弱小,强秦之少婿也。王利 其十城,而深与强秦为仇。今使弱燕为雁行,而强秦制其后,以招天下 之精兵,此食乌喙之类也!”齐王曰:“广然则奈何?”对曰:“圣人之制事也, 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故桓公负妇人而名益尊,韩献开罪而交愈固。此皆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者也,王能听臣,莫如归燕之十城, 卑辞以谢秦。秦知王以己之故归燕城也,秦必德王;燕无故而得十’城, 燕亦德王,是弃强仇而立厚交也。且夫燕、秦之倶事齐,则大王号令, 天下皆从.是王以虚辞附秦,而以十城取天下也。此霸王之业矣!所 谓转祸为福、因败,成功者也齐王大说,乃归燕城。以金千斤谢其后, 顿首涂中,愿为兄弟,而请罪于秦。

2.《战国策》相关知识: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相关文章

赞美梅花的诗句大全(赞美梅花的诗句大全四年级)

古人赞美红梅的诗句有出自:红梅花,徐溥 〔明代〕梅花本白今乃红,造化变幻何其工。为嫌铅粉妒清绝,胭脂抺额肌骨融。东风树头春拍拍,别是江南一标格。冶容未必苟随时,自有心肠同铁石。此诗表达了作者赞红梅如纯...

描写春天美景的诗句(描写春天美景的诗句三年级下册)

“离离原上草”乘以“二月春风似剪刀”,再乘以“好雨知时节”,等于“当春乃发生”,又等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最后等于“采采归来儿女笑,杖头高挂小筠笼。”1.《春思》——李白燕草如碧丝,...

端午(端午节)

在公元前278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屈原听到了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他虽然有心报国,但是也无法挽救这一局面了,于是屈原选择了以死明志,毅然决然的写下绝笔诗《怀沙》之后,便抱着石...

端午的古诗词句(端午的古诗词句书法作品)

端午节的诗词和歌谣:诗词  《五月五日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

端午节作文300字左右三年级(端午节作文300字左右三年级优秀)

我的故乡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每年五月初都会格外热闹,因为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端午节。终于等到了五月初五这一天。早上,太阳还没有钻出被窝,人们就已经开始忙碌了。瞧!东家的孩子起了个大早,跑进跑出;西家的...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直译: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二、注释:1、旧时:晋代。2、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