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语录 > 正文内容

《立秋》杜甫(立秋杜甫古诗)

bstpd4个月前 (07-21)诗词语录7

关于立秋的经典诗

一、《立秋》杜甫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二、《立秋前一日览镜》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三、《立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三伏带一秋,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

四、《秋词二首》刘禹锡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五、《立秋日登乐游园》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关于立秋的古诗四句

1、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刘禹锡《秋风引》

2、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3、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李白《南轩松》

4、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李商隐《柳》

5、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贺铸《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6、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7、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8、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张乔《书边事》

9、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卢照邻《曲池荷》

10.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皇甫松《采莲子二首》

1、《立秋》

[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2、《立秋》

[宋] 方岳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

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3、《连夜书》

[宋] 方回

独倚西楼夜渐深,下弦月欲近觜参。

立秋是日微微雨,病暑衰翁稍慰心。

4、《秋日后》

[唐] 王建


住处近山常足雨,闻晴晒曝旧芳茵。

立秋日后无多热,渐觉生衣不著身。

5、《宫词四首》

[宋] 刘克庄


出海新蟾玉半钩,风翻荷荡起栖鸥。

女郎定有穿针约,偷看明河记立秋。

秋思

唐 · 白居易

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

寂寞馀雨晴,萧条早寒至。

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

何况镜中年,又过三十二。


立秋夕有怀梦得

唐 · 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

是夕凉飚起,闲境入幽情。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

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

立秋古诗四字,例如:

《立秋》 [明] 夏云英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

宝鸭香消沉火冷,侍儿闲自理空侯。

夏云英,女,明莒城人。其父夏鼎,善诗文,精于书画。 中年丧偶后,视云英为掌上明珠。10岁时即能作诗、绘画,还学会琴棋音律。又兼人品端庄秀丽,才女之名闻于莒城。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相关文章

赞美母亲的现代诗(赞美母亲的现代诗歌简短四年级)

1.《母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描绘了长辈对后代的关怀和疼爱,通过游子从母亲手中接下衣服这一场面,生动地表达了母亲对子女的爱护之深切。从字里行...

祖国在我心中短诗10字(祖国在我心中短诗10字左右)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唤醒拂晓的沉默,   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叱咤时代的风云,   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舞动神州的雄风,   你是人类智慧的起...

中秋月 宋 苏轼(中秋月宋苏轼的古诗)

苏轼的《中秋月》是一首写中秋佳节的小词,主要描写了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

关于赞美老师的名言名句(关于赞美老师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班主任:园丁,崇高的称号,祝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语文老师:人说您在培育祖国的栋梁,不如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数学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

青山处处埋忠骨(青山处处埋忠骨下一句)

“青山处处埋忠骨”改自“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是刻在杭州西湖岳王墓石柱上的一副对联。“何须马革裹尸还”应出自清·徐锡麟《出塞》“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

小桥流水人家全诗(小桥流水人家全诗原文)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全诗如下: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拓展《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此曲以多种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