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意思(两岸青山相对出什么意思讲解)
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对”在诗中是站立的意思。
《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
原文及释文为: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译文: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意思: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出自唐代李白《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释义: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创作背景:
据安旗编著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和郁贤皓编著的《李白选集》,《望天门山》当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春夏之交,二十五岁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初次经过天门山所作。
赏析: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第三句承前第一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第四句承前第二句写长江江面的远景,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
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
意思是: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