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古诗四句(古诗短4句)
答四句古诗最短作者骆宾王《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诗意鹅呀鹅呀,弯曲着脖子仰头向天唱歌,它全身的雪白羽毛,浮在绿水上,红色的脚掌轻轻地划动着水波。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赞美咏鹅之美。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陶渊明最短的古诗是:《四时》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孤松。
春水溢满了田野和水泽,夏天的云变幻莫测,如奇峰骤起,千姿万态。
秋月朗照,月光下一切景物都蒙上了一层迷离的色彩,冬日高岭上一棵青松在严寒中展现出生机勃勃。首诗的题目就叫做四时,历史上这样的题材有很多,大多不超出陶渊明这首的范围,也算是开风气之先。
陶渊明是历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他以一个大诗人大才子的身份俯身事农桑,对于农事的观察肯定与普通农民的视角有所差别,而在长期的山水田园生活中,越来越亲近大自然,对于时序的感知也当然非常的敏锐。
这首四时的内容,是基于陶渊明自己的视角,并不能做后世的典范,不过这种自然、法天贵真的思想,却对后世影响深春天是春水,可能是山中积雪融化,注满了大小的湖泊;
夏天是云彩与奇峰,这也是诗人在山中隐居,对于季节最直观的感觉,夏天的天色云色,与其他季节卓然不同,仿佛更加的鲜明而摇曳,有人人为的拉高了世界的对比度。
秋天还是秋月最为迷人,时值秋天,云彩变少,明月更能夜夜朗照,对于日落而息的古人,月光该是天上的馈赠。
冬天的代表是寒松,寒松一直以来代表着一种高尚的气节,或许也有着陶渊明不与俗世同流合污的寄托。
而当漫山红叶落尽的时候,唯有青松挺且直,白雪茫茫的山上,一株绿色格外的耀眼。正如当文坛满是衰世乱世的叹息之时,陶渊明的思考则卓然于世。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出自《饮酒》,此诗以酒寄意,诗酒结合,使作者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
2.“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寒松”。出自《四时》。此诗描绘四季风光,每个句子都呈现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通过画面上富有典型意义的景物,展示了春夏秋冬四季的生机和精神,给人以积极的启示。
3.其它。陶渊明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饮酒》,此诗以酒寄意,诗酒结合,使作者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寒松”
魏晋:陶渊明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