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诗有什么特点(杜甫的诗词特点)
杜甫(712年-770年),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史之巨擘”,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被后人誉为“诗史之宗”。杜甫的诗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关怀:杜甫的诗歌非常关注社会底层的生存状况,对于人民的苦难和冤屈深感同情,他大量描写了社会上的种种不幸和不公,如战争、灾难以及底层百姓的艰辛生活。
2. 思想深邃:杜甫的诗歌除了关注现实社会,也展现了他对人生、哲学、历史等方面的深刻思考。他以历史为鉴,对时局作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思,通过对古今中外的名士、伟人、客观事物性质的网罗,形成了许多哲理性的思考。
3. 充满感情:杜甫的诗歌充满感情,他通过对各种群体和客观事物的温情描绘,将自己的心境和思想进行了深刻地表达。
4. 语言精妙:杜甫的诗句朴素自然,表现了他的深入思考和对语言的认真探索。他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句式灵活,语言精妙,有许多的句子被后人广为引用和传颂。
总之,杜甫的诗歌以其广阔的社会视野、深邃的思想深度、丰富多样的情感表达和凝练精练的语言风格,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瑰宝。
杜甫的诗歌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真实性:杜甫的诗歌以真实性为特点,他经常描写生活的苦难和政治的腐败,对时局的关注和社会的问题表现为诗歌的真实性。
2. 端正性:杜甫认为诗歌应当是“桑梓正气”的体现,因此他的诗歌多具有浓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对于各种不正之风能够明辨是非,并加以批判。
3. 同情性:杜甫的诗歌充满了同情心,他关注弱小者和被欺压者,并用他的笔墨将他们的悲惨生活描绘得淋漓尽致。
4. 抒情性:虽然杜甫的诗歌大部分比较沉重,但是也有很多抒情作品,抒发他的人生感受,歌颂生命之美。
5. 思想性:杜甫的诗歌经常涉及到社会现实的问题、人性的深处、天命与命运等哲学性话题,他以超脱生活的视角,展现对人性存在的深刻思考。
沉郁顿挫
杜甫的诗歌具有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杜甫的诗歌常常涉及社会动荡与人民疾苦,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因而又而被誉为“诗圣”。
主流观点认为,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穷绝工巧,感情真挚,平实雅谈,描写深刻,细腻感人,形象鲜明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男,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诗歌主要风格是沉郁顿挫,风格多样,丰富多姿,或雄浑奔放,或清新细腻,或沉郁悲凉、或辞藻富丽、或平易质朴、或通俗自然。
杜诗融冶吸收前人艺术技巧,发展成一种独特的新风格。表达自己爱国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