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的拼音(名的拼音)
明的部首:日汉字:明读音:míng笔画:8笔造字法:会意五笔:JEG结构:左右结构解释:
1.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清楚:~白。~显。~晰。~了。~确。~朗。
3.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
4.公开,不隐蔽:~说。~讲。~处。
5.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
6.睿智:英~。贤~。~君。
7.视觉,眼力:失~。
8.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次(专指日或年):~日。~年。
10.中国朝代名:~代。
11.姓。
部首偏旁:日,可以这样造句:1、爱迪生小时候喜爱小发明,他的母亲因势利导,使他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
2、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发明家。
“明” 字共有 8 画,笔画顺序为: 竖、横折、横、横、撇、横折钩、横、横
“明”,普通话读音为míng。“明”的基本含义为亮,与“暗”相对,如明亮、明媚;引申含义为清楚,如明白、明显。
在日常使用中,“明”也常做副词,表示公开,如明正。
“明”,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从地球上看去,天空中最明亮的星体就是“日”和“月”,合起来就是“明”,本义是“明亮”。后来陆续在金文、楚系简帛、秦系简牍、说文中发现,“明”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明”字的笔顺为: 竖、横折、横、横、撇、横折钩、横、横。
明 拼音: 【míng】 部首: 日 笔画:8画
基本释义:
1.亮,与“暗”相对:~亮、~净。
2.清楚:~白、~显。
3.懂得,了解:深~大义。
4.公开,不隐蔽:~说。
5.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眼~手快。
6.睿智:英~、~君。
7.视觉,眼力:失~。
8.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次(专指日或年):~日、~年。
10.中国朝代名:~代。
11.姓。
的笔顺笔画顺序是竖、横折、横、横、撇、横折钩、横、横、
明[míng]汉字
明,汉语一级字,读作mèng或míng,最早见于甲骨文。
康熙字典【辰集上】【日部】明古文:朙。《广韵》:武兵切,《集韵》、《韵会》、《正韵》:眉兵切,并音鸣。《说文》:照也。
明字拼音是ming,二声。明是左右结构的字,偏旁是日字旁。笔画顺序是一竖,二横折,三横,四横,五竖撇,六横折勾,七横,八横,共有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