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若等闲的翻译)
[古诗今译] 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
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头的颜色那样青白分明,现在多用“清白”)长留人间。[简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若等闲的意思就是,像平常一样镇定自若。整个诗句的意思就是熊熊烈火焚烧着,也感觉着和平常一样清闲自在,丝毫不感到畏惧。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的意思是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
这句话出自《石灰吟》,《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全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拓展资料
于谦(于忠肃,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官至兵部尚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