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遥望玉门关的上一句(孤城遥望玉门关前面一句)
意思是在青海上空,漫天浓密的乌云,遮掩得远处连绵的雪山非常暗淡,站在这座孤独的古城之上,惦念边塞之外正奋勇杀敌的将士,情不自禁朝向千里之外的玉门关久久凝望。这两句诗源自王昌龄的一首写边塞的七绝,后面还有两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全诗既歌颂了边关将士杀敌之英勇,也抒发了对杀敌将士们深切的关爱之情。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1)出处:此句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从军行》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翻译: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攻不下西部的楼兰城誓不回来。
(3)赏析: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 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 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 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 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 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