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是哪个朝代的(韩愈是哪个朝代的)
柳宗元生于唐代宗大历八年,即公元773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即公元819年去世。 经过代宗李豫、德宗李适、顺宗李诵、宪宗李纯”
晚唐时期。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一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享年不到50岁。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
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2]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被推为“游记之祖”。
著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3]。柳宗元遗族所建柳氏民居,现位于山西晋城市沁水县文兴村,为国家4A级景区。[4]
柳宗元是唐朝时期的人,于公元773年生于唐代宗年间。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哲学家。柳宗元擅长写的就是诗歌、山水游记、寓言作品、辞赋。柳宗元和韩愈针对文章写作,发起了一场古文的运动。柳宗元倡导文章应该以写实为主,反映现实,他们反对骈文空洞没有内容,提倡文章写作跟随时代而行,不要拘泥于形式。柳宗元在散文写作上,身体力行贯彻新型散文形式,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
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思想家
柳宗元通过在长期学习和写作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主张革新六朝以来的散文,他认为散文的创作目的是为阐明道理,反对过分追求形式上的文辞和音律美,建议作家在此基础上养成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综合运用多样艺术手法的能力,以便创作出具有鲜明深刻、清新通畅、曲折厚重等特点的作品。
柳宗元 (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唐代著名诗人。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唐代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是河东郡(今山西省永济县,河东柳氏与薛氏、裴氏并称“河东三著姓”),世称“柳河东”。祖上世代为官,其父柳镇曾任侍御史等职。柳宗元的母亲卢氏属范阳卢氏,柳宗元只有两个妹妹。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积极倡导者。柳宗元所属的河东柳氏,是中国北方一支著名的士族,但到柳宗元所在的时代,其势力已渐衰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