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绝句》一(杜甫《绝句》其二)
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这是一首咏物诗,用自然流畅的语言写出了一派生意盎然的春色,格调清新,意境明丽,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绝句(二首其一)
作者:杜甫 朝代:唐
体裁:五言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 ①迟日:指春天。 ②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湿又软。 ③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时常双双出没。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阵阵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飞翔的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美丽的鸳鸯睡在沙上晒太阳。
杜甫的《登高》诗,被誉为千古第一七言绝句。
登高
杜甫〔唐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释义: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诗人由秋及人,有感而发,写自己年老多病,拖着残躯独自登上高台,那种异乡怀人的情感喷薄而出,心中苦闷跃然纸上。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连用四个字“艰”“难”“苦”“恨”,组合在一起,极尽笔墨突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郁闷程度之深,愁肠百结,愁绪万千,以致于白了头发,伤了身体,失了流年,壮志未酬身先老,悲秋之情,愁苦之绪,绵延不绝,令人哀悸。
千古第一七言绝句是杜甫的登高。
《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作者在夔州之时。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全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杜甫的《登高》诗,被誉为"千古七律第一",被认为是"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当中,字字皆律",就是说这个律诗已经写到最高境界。所以说,杜甫的诗不但是对以往艺术传统的集大成,也是开辟了律诗创作的一种新的规范。
登高
杜甫〔唐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首《江南逢李龟年》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恰逢同样流离的昔日宫廷乐师李龟年时所作。可算是杜甫七言绝句作品的压卷之作。
前两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所说便是昔年在岐王府邸经常见到李龟年,在崔九府邸也曾数次听李龟年奏乐歌唱。这两句平平道来,看似寡淡,但却流露出再度相逢对昔日盛况的怀念眷恋。令人于言外便想到昔日盛唐的繁华景象。
紧接着一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从回忆归于现实,江南好风景依旧,诗人所面对的却是“落花时节”,凋零衰败,意蕴极深!而这“好风景”恰恰成为乱世衰败、身世漂泊的最好的反衬。开元盛世,已成过去,昔年盛况,如今凋零,而经历过那个盛世的老朋友们,也都颠沛流离!对这一场盛衰之变,不需过多感慨,娓娓道来,却仿佛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沧桑!
《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