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语录 > 正文内容

沾衣欲湿杏花雨全诗(沾衣欲湿杏花雨全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bstpd3个月前 (06-16)诗词语录16

出自于宋代一个叫释志南的和尚之手,题目是《绝句》。全诗是:“古木阴中系短篷,仗黎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沾衣欲湿杏花雨》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描绘了春雨中杏花飘落的美景。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沾衣欲湿”的形容词,表达了雨水的细腻柔和。杏花雨的景象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给人以温暖和希望。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变幻,给人以愉悦和想象的空间。

这首诗通过对细节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春雨中杏花的柔美和生命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出自南宋诗僧志南的《绝句》。


原诗是: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赏析:诗人不从正面写花草树木,而是把春雨春风与杏花、杨柳结合,展示神态,表现了濛濛细雨似有若无的情景,又暗表细雨滋润了云蒸霞蔚般的杏花,花显得更加娇妍红晕。

诗人把春雨春风与杏花、杨柳结合,展示神态,使整个画面色彩缤纷,充满喜悦之情。 出自南宋僧人志南的《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释义为我在高大的古树阴下拴好了小船;拄着拐杖,走过小桥,恣意欣赏这美丽的春光。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使花儿更加灿烂。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 次两句通过作者自己的感觉来写景物,重点放在“欲湿”、“不寒”二词上。“欲湿”,表现了濛濛细雨似有若无的情景,又暗表细雨滋润了云蒸霞蔚般的杏花,花显得更加娇妍红晕。“不寒”二字,点出季节,说春风扑面,带有丝丝暖意,连缀下面风吹动细长柳条的轻盈多姿场面,越发表现出春的宜人。

相关文章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写的季节)

出自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译文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

古诗朗诵大全100首(古诗朗诵大全100首八年级上册)

古诗朗诵大全100首(古诗朗诵大全100首八年级上册)

词曲30首朗读目录:1、《一剪梅》 李清照2、《声声慢》 李清照3、《钗头凤 》陆游4、《钗头凤》 唐婉5、《江城子》 苏轼6、《雨霖铃》 柳永7、《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8、《如梦令》 李清照9、《...

古汉语字典在线查询(古汉语字典在线查询 文言)

先说明一下,你问的绝大多数是字典,为何第二本是词典?弄错了吧,我按《汉语大字典》来答。《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字典,它是东汉许慎所著。这部字典按540个部首排列。部首分得较细,查找不易,一般用后人...

思乡的诗句有哪些

《病中客散复言怀》唐·刘言史华发离披卧满头,暗虫衰草入乡愁。枕前人去空庭暮,又见芭蕉白露秋。2、《送征雁》唐·钱起秋空万里净,嘹唳独南征。风急翻霜冷,云开见月惊。塞长怯去翼,影灭有馀声。怅望遥天外,乡...

青山处处埋忠骨(青山处处埋忠骨下一句)

“青山处处埋忠骨”改自“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是刻在杭州西湖岳王墓石柱上的一副对联。“何须马革裹尸还”应出自清·徐锡麟《出塞》“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

远的拼音(远的拼音正确拼法)

“远”的读音分别是: [yuǎn]。1、解释:②时间长:~古。长~。永~。③关系疏,不亲密:~亲。疏~。~房。④深奥:言近旨~。⑤姓。⑥避开:近君子,~小人。2、组词远程【yuǎn chéng】: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