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爱身后名(君爱身后名下句)
君爱身后名,我爱杯中酒
意思是:楚王怀疑忠臣,把屈原流放到江南去。
出自唐代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节选:
楚王疑忠臣,江南放屈平。
晋朝轻高士,林下弃刘伶。
一人常独醉,一人常独醒。
醒者多苦志,醉者多欢情。
欢情信独善,苦志竟何成。
兀傲瓮间卧,憔悴泽畔行。
彼忧而此乐,道理甚分明。
愿君且饮酒,勿思身后名。
出自辛弃疾《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译文】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响彻号角声的军营。军营将士都能分到犒劳的烤牛肉,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一心想完成替君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搏得天下生前死后的美名。只可惜已成了白发人!
元稹的这首《遣悲怀三首·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首先,诗的开篇两句“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意思就是说,曾经我们开玩笑将死后的事都安排好了,没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就展现在我的眼前了。据记载,元稹的原配妻子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幼女,而当时的元稹官职还很卑微,生活也比较贫困,但韦丛毫无怨言。七年后,元稹终于担任了监察御史,韦丛却病死了,年仅二十七岁。
所以别看“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这两句写得很平淡,其实背后蕴含着诗人内心极大的苦痛。然后,“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两句,便是紧承诗人内心的苦痛作展开描写。它的意思是说,你曾经穿过的衣裳已经快施舍完了,你的针线盒我还珍存着不忍打开。由此可见,元稹妻子生前戏言的身后事,就是把衣裳等物品施舍于需要的人。
从这点来看,它也体现出了元稹妻子的善良一面。同时,将生前的物品施舍出去,其实也避免了元稹会睹物思人。但元稹仍然保留了针线盒,这就说明他明知道会睹物思人,却无法做到断开一切与妻子的联系。这也就是为何会有接下来两句“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的原因,即因为怀念你,我对你曾经的婢仆也格外照顾,也曾多次梦到你为你焚纸烧钱。
细细体会,字里行间体现的都是元稹他们夫妻深刻的感情。也正是因为夫妻感情深刻,元稹在这首诗的最后才会发出如此感慨,“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我明明知道夫妻死别是每个人都避不开的,但对于我们这样曾经共过贫贱生活的夫妻来说,可是更悲哀啊。
诗到这里便结束了,我们可以看到全诗其实就一个“悲”字。即妻子亡故后,作为丈夫的元稹,感到一切都离不开“悲”了。可见元稹对妻子的感情是极其的痴情缠绵,对妻子亡故的事实是极其的哀痛欲绝。因此总的来说,元稹为悼念妻子写下的这首诗,可谓是句句出自肺腑,感人至深。
遣悲怀三首
作者:元稹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拨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家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簪。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高门富贵之家最疼爱的小女儿自从嫁给我这个贫困的文人,处处都表现得可爱乖巧。看见我衣服单薄,就翻箱倒箧的想找点衣料给我缝制衣服。见朋友来了,还拔掉自己头上的最心爱的金簪子,换钱给我们买酒喝。因为家里贫困你只能采些野菜做饭吃,连长长粗糙的豆叶你也放在口中还觉得甘甜。你总是仰望着古槐树,盼望着它能多掉下几片叶子,好增添更多的柴薪把火生得更旺一些。现在我终于出人头地做了大官,俸钱都过十万了。可你却已经离去,我没有机会报答你,我只有给你烧些纸钱拜祭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