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语录 > 正文内容

杂诗王维(杂诗王维其二表达了什么情感)

bstpd3个月前 (08-24)诗词语录13

你从故乡来,应该知道故乡的事情。你来的那天,镂花窗前的寒梅花开了没有?


朋友你从家乡来, 应该熟知家乡事。 来的那天花窗前, 那棵寒梅开花没?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出来,一定了解家乡人情世态;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开?

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注释】 1、杂诗是王维模仿江南乐府民歌风格所作的一组诗歌,该诗是其二。 2、君:对对方的尊称。 3、来日:来的时候。绮(qǐ )窗:雕刻或绘饰得很精美的窗子。 4、寒梅:梅花。因为冒着严寒开放,所以称寒梅。着(zhuó)花:长出花蕾或花朵。也有作“著(zhuó)花”,音义皆同。未:放在句末,表示疑问。 【韵脚】 本诗押邻韵,事是平水韵去声四置部,未是去声五未部。王力《诗词格律》认为古体诗用韵比律诗稍宽,可以通用邻韵,比如置、未、霁部可以通用。另外两首杂诗押同部韵。 【译文】 您刚从我们的家乡来这里,一定非常了解家乡的情况。 请问来时看到精美的窗前,那耸立的梅花有没有开放。 【背景】 该诗是模仿江南乐府民歌风格所作。总计三首,第一首,描绘闺人怀远以及盼望音书的心情。第二首,描绘游子思念家人 ,向故乡来人询问家中情形的话。第三首,描绘思妇给丈夫回信中的话。 陶渊明也有类似的作品《问来使》:尔从山中来,早晚发天目。我屋南窗下,今生几丛菊?蔷薇叶已抽,秋兰气当馥。归去来山中,山中酒应熟。 其后明代孙友篪(chí)有诗《逢乡人》:尔从山中来,今喜江上遇。我家老梅花,开到第几树? 【赏析】 这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可能并不是作者),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人,激起了强烈的乡愁,描述了急欲了解家乡点点滴滴的心情。通篇询问的口吻,却传达的是漂泊在外游子的浓浓思乡之情。 首句“君自故乡来”,简单直白的表现了“他乡遇故知”这一情况。紧接着就是“应知故乡事”,表现出游子了解家乡的迫切。“故乡”一词再现,突出了乡思之多。故人偶遇,不谈近况,不说路途,只有故乡。故乡,对游子而言,是魂飞梦绕的地方。夜夜思念,终于可以询问了解。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这两句都是“应知”的范围。“绮窗前”,这一特定的地点,饱含了无限的深情。故乡的一草一木,皆在游子心中留下印记。故乡的种种景色,种种人事,都浓缩在窗前的梅花上。亲朋故旧,山川景物,一人一物,都是在外游子的牵挂。遇到故乡人,自然是事事详询,但在诗中只是提到窗前的寒梅,用一个简单的梅花,来传达件件关心,思家之切,便用平淡的文字来展现。同陶渊明的《问来使》一样,都是通过简单的字句表达深厚的感情。但是陶渊明后面又描述过多,思念的感觉便不够久远。王维的诗,只有一问,但却有悠扬久远的意境。有限的文字,透露的是无限的思念。

相关文章

山行古诗朗读(山行古诗朗读节奏划分)

在指导山行朗读时,应首先让学生了解文本的背景和主题,帮助其理解文章的意义。然后,可以让学生分段朗读,注意语调、节奏和情感表达,注重每个词语的发音和语音连贯性。同时,鼓励学生在朗读中加入适当的语音变化、...

本是青灯不归客(本是青灯不归客下句)

“本是青灯不归客”,意指已经厌倦了红尘俗世,本来打算遁入空门,诵经理佛,了此残生。“但因浊酒留风尘”,只是因为喜好这杯中之物而留恋风尘,不忍归去。“今古悲欢终了了”,古往今来,多少悲伤和欢乐到头来都是...

露从今夜白的下一句是什么(露从今夜白的后一句诗是什么)

下一句是“月是故乡明”。全诗内容如下: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露从今夜白下一句诗是:月是故乡明。作者杜甫(唐)译文:从今天夜里就...

文言文在线翻译器转换(在线文言文翻译器-文言文翻译器在线翻译)

有些网站提供有文言文转换工具。这些软件工具工作的结果,可以做个大概参考,提高效率。最后还是需根据自己的基础,重新审核修改。如果过于相信工具,是会出洋相的。就像中英文翻译器一样,经常会出现令人喷饭的结果...

春节对联2023兔年(兔年春节对联大全)

常在蟾宫攀桂树  今临禹甸送丰年癸帘卷雨饶春意  卯酒盈杯祝丰年东方日出金乌艳  除夕月升玉兔皎东风放虎归山去  明月探春引兔来虎奔千里留雄劲 &nb...

时光清浅处(时光清浅处,一步一安然是什么意思)

不一定是要分手的意思。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于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于生活的态度。它传递出的是一种淡淡的清新与宁静。或者可能是一种对于人际关系的调整,明确分清什么是重要的,什么不是,一步一步地修补并安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