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语录 > 正文内容

夜书所见的诗意解释(夜书所见的诗意解释诗句视频)

bstpd3个月前 (08-25)诗词语录9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从题目“夜书所见”从字面来理解是对晚上所看见的事进行描述的意思,但是诗的内容更多的侧重于表达因为所见所听而产生的想象。细腻的描述了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夜宿江边,看见远处篱笆小院一盏灯光,听着秋风萧萧而产生的思乡之情,表达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眷恋。

在这首诗里作者用了两个定位,第一个“江上秋风动客情”的江面,第二个“夜深篱落一灯明”的篱笆小院。因为第三句“知有儿童挑促织”,所以我们得知作者并不是在篱笆小院,而是在可以看见篱笆小院的江边。“知有”意思是知道有这么回事,在这里有俩层意思,一个是作者在家的情景,孩子会经常在这个时候挑逗促织;第二层意思就是想象,由篱笆小院的灯光和作者在家时的情景引发的联想:这家的孩子应该也会在这个时候挑逗促织。

而这首诗的第一句就是描述作者所听到的声音和由此带来的感受。“萧萧”并不是拟声词,而是由被动的声音带来主动的感受。“无边落木萧萧下”也是这个意思,用来形容秋天萧瑟的感觉。

所以这首诗综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漂泊在外的作者夜宿江边的时候看到不远处一个亮着灯的篱笆小院,听着梧叶被秋风吹动的声音,挑动了思乡的情怀。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对生活的无奈。

“夜深篱落一灯明”是这首诗最精华的一句,也是由此引发作者的所思所想。篱笆院落,证明这是一个普通人家;这个“落”字还可以理解为关上,关上篱笆做成的院门,亮起灯。能回家的都回来了。

我相信,在每个人心中都有这么一盏灯,一盏温馨的灯,一盏盼归的灯。灯下,有盼儿归的老母亲,有深爱的妻儿。正是因为心里的这盏灯,梧叶、秋风都带着萧瑟的寒意。

  1、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2、原文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3、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写。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

相关文章

便引诗情到碧霄上一句(便引诗情到碧霄 上联)

我男票 卢振霄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就觉得很好听啊一点都不俗气突然想到一句诗便引诗情到碧霄嗯 响亮而不失文雅啊 哈哈哈哈直到后来我知道了这句诗的前半句晴空一鹤排云上(我 王晴阳)天呀我们占领了开头和结尾大...

小学生经典诵读100篇(小学生经典诵读100篇(适合3-4年级))

以下是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诵读书写的经典内容:1.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经典教材之一,包含了很多基础的知识点,如人物、地理、历史、道德等,是一年级学生很好的诵读书写内容。2. 《弟子规》:是一本教育孩...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成散文)

此诗为唐代诗人王勃所作,原诗如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译文: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

感恩母亲的古诗十首(感恩母亲的诗10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 —— 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儿行千里路,亲心千里逐。 —— 徐熙《劝孝歌》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 —— 李白《答王...

100句优美短句(100句优美短句仿写)

1、我努力坚持不放弃,把所有委屈统统咽下去。2、世界是肮脏的,我们是决不能被淤泥污染的清莲。3、总会有些黑与白的东西,虽不愿放弃,却无力继续。4、你是我声嘶力竭唱到沙哑偏爱的情歌。5、即使分手,我依旧...

欲渡黄河冰塞川(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可以联系下当时的状况,李白怀有伟大政治抱负,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