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语录 > 正文内容

南园其五李贺_南园李贺其一

bstpd3个月前 (08-28)诗词语录10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贺《南园》

释:

"我"为什么不跨上骏马,手执军刀,奔赴疆场,建功立业,收复关山呢?但是,自古封侯拜相,登上凌烟阁的,哪一个是像我这样的文弱书生呢?

但愿合你的心意!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贺《南园》 释:"我"为什么不跨上骏马,手执军刀,奔赴疆场,建功立业,收复关山呢?但是,自古封侯拜相,登上凌烟阁的,哪一个是像我这样的文弱书生呢?但愿合你的心意!

南园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愿和怎样的愤激情怀

诗鬼-李贺

李贺七岁的时候便能写诗,名动京城。于是,韩愈和散文家皇甫湜就去看看,两个人见到李贺后,命他作诗,李贺一点都不慌张,立刻写下名作《高轩过》。

高轩过

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韩愈、皇甫湜颇为喜欢,李贺从此名声大振。

李贺有个习惯,喜欢骑着小毛驴,带一个书童,带着书囊,出去旅游。他在看到好的景色,有趣的题材的时候,便即刻写成诗句,放进书囊当中。

李贺的母亲知道他这一习惯,每天他回到家,母亲就会检查他的书囊,每当他看到书囊中有很多写有诗句的纸片时,便会说,

“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呕心沥血这个词语当中的呕心便来自于这儿。

元和五年也就是810年,21岁的李贺去河南府参加贡试,被推选应进士举。但是有很多嫉妒李贺的人说李贺的父亲名字里面有一个晋字,这个晋字和进士的进同音,是家讳,所以李贺不能参加应试进士考试。

韩愈为此还写了一篇《讳辩》,但是也没能改变这一局面,李贺也因此不得不放弃了科举考试。

后来还是韩愈推荐,李贺去当了一个从九品的奉礼郎小官。

元和八年,813年,由于升调无望,李贺心情烦懑,加之身体也不好,李贺便过起了半耕半读的生活。写下来组诗《南园》。这组诗里面有悠闲,有童趣,有隐忍,更有狂傲。

即便是在静谧的田园里,李贺也希望能出世为国尽力。但是既然科举这条路走不通,就只能想着去从军了。《南园》之中有一首很多人非常耳熟能详的诗。诗云“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通过提问,句子的语气得到加强,气势颇为令人振奋。

李贺的满腔热血也只能通过想象来满足,颇有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爱国之心啊!

当时朝廷与藩镇斗争不断,李贺也希望能够建立战功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有一首诗《雁门太守行》也是同样的主题,诗云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但是想象终究只能是想象,李贺把自己的一腔报国之情除了寄托于山水,也寄托于马上,或许是因为马能把他迅速带到那个征战沙场吧。

《马诗》共有23首,当中有一首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首诗足以看出李贺心情的迫切,战马的雄姿更是他内心的自信和高傲的体现。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痛苦的挣扎,所以李贺才有这样鬼才莫辨的诗篇。

也正是因此,李贺才被称为“诗鬼”。

可谓

“天上楼成求后笔,今古共嗟李长吉。”

相关文章

村居古诗的意思翻译(《村居》古诗的意思)

《村居》描写了农村二月早春河边的景象。农村的二月,春意浓浓。小河边的青草渐渐地长高了,黄莺在空中飞舞。河堤上的柳树披上了绿装,沐浴在春风里的,绿得鲜艳,让人陶醉。放学的孩子们,赶紧回到家,趁着东风把风...

100条励志名言名句大全(100条励志名言名句大全加作者)

名言是我国文化悠久,博大精深的具体体现,充满正能量,激励人们前进。1、信念是储备品,行路人在破晓时带着它登程,但愿他在日暮以前足够使用。2、信心虽然不是钢铁,却能铸造出一条坚实的人生之路。3、信念只有...

孤影照惊鸿(不过是孤影照惊鸿)

  一、“浮生不若梦,孤影照惊鸿”的意思是——人的一生不就像是一场梦,当独自对着影子也会像受惊的飞鸟。   表达了——人生不象梦那样的不真实,真实的是因为有痛的感觉。阳光下孤单的身影陪着自己,有说不出...

红的拼音(纤的拼音)

是一声和二声,读音为hónɡ、gōng。常用释义1.形颜色像鲜血一样。例词红墙绿瓦红旗红霞2.形象征喜庆。例词红白喜事3.名企业分给股东的利润。例词红利分红4.形象征革命或政治觉悟高。5.名指某些红色...

悯农二首其一(悯农二首其一 唐 李绅)

出自于唐代诗人李绅的古诗《悯农二首.其一》的故事及原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1、《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译...

中秋有关的诗(中秋有关的诗词五言绝句)

1、【八月十五夜月】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2、【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