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简介湖心亭看雪_湖心亭看雪张岱的性格特点
明王朝灭亡以后
文章第一句交待出游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当时明朝已亡,清朝初立,这是为什么?我认为,张岱以明朝年号纪年,表明了自己的心迹,“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也是自己的志向,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的氛围。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叙事小品,明王朝灭亡后所写,是作者把自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山水之中而创作的小品
张岱是明朝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在《陶庵梦忆》中写到了自己在湖心亭看雪的经历。
据传说,当时张岱住在西湖边上的一座小楼里,一天夜里,他听见窗外传来了阵阵风声,于是就起身走到窗前,只见大雪纷飞,银装素裹的西湖美景让他感到十分惊艳。于是他决定去湖心亭欣赏雪景,于是穿上厚厚的棉衣,戴上斗笠,独自一人走在雪地上,欣赏着湖心亭上的雪景,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这次经历让张岱感到非常愉快,他在《陶庵梦忆》中写道:“湖心亭之雪,人间罕见之景也。”这也反映了张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白描手法,简单勾勒: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正面描写,运用白描手法】
作者先总写一句,犹如摄取了一个“上下皆白”的全景,从看雪来说,很符合第一眼的总感觉、总印象。接着变换视角,化为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
湖心亭看雪中正面描写雪景的句子: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文中作者张岱采用了白描手法,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表达他幽远脱俗的闲情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