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长相思教案_长相思纳兰性德教学课件
“山一程,水一程”,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将“一程”二字重复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远。写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词人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是小令。
长相思是纳兰性德随康熙出关东巡时写下的一首小令,抒发的是游子(战士)远离家乡的愁苦和对家乡的思恋,应该算是一首思乡诗。这首词也是纳兰性德的代表作之一。
纳兰性德最受人推崇的便是其小令,时人评价他的小令“所为乐府小令,婉丽凄清,使读者哀乐不知所主”、“容若长调多不协律,小令则格高韵远,极缠绵婉约之致,能使残唐坠绪,绝而复续,第其品格,殆叔原、方回之亚乎?”等等。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是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长相思一般指《长相思·山一程》,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创作的一首词。词作上片描写跋涉行军与途中驻扎,夹杂着颇多无奈情绪;下片叙述夜来风雪交加,搅碎了乡梦,倍觉惆怅。
全词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语言淳朴而意味深长,取景宏阔而对照鲜明。
《长相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以及远在塞外的将士们的思乡之苦。上片写旅程的漫长与曲折,不仅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依恋。下片写塞外的荒寒景象,也表现了征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长相思》
纳兰性德(清代〕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干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文
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嘈杂的声音打碎了思乡的梦,想到远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纳兰性德描写了边塞军旅途中的思乡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热爱。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此篇即作于出关前后之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