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有关的诗句_端午有关的诗句小学
杜牧没有写过关于端午的古诗,是“诗圣”杜甫写的。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译文
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
香罗衣是细葛纺成,柔软得风一吹就飘起,洁白的颜色宛如新雪。
来自皇天,雨露滋润,正当酷暑,穿上它清凉无比。
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端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不用说,你也知道那些诗是什么节的
同州端午
唐-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端午-其三
宋-赵蕃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端午
宋-胡仲参
千年流水去滔滔,此日人来吊汩罗。
江上画船无买处,闭门风雨读离骚。
如梦令-两两莺啼何许
宋-范成大
两两莺啼何许。寻遍绿阴浓处。
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忺微暑。
休雨。休雨。明日榴花端午。
端午试笔
宋-杨万里
月季元来插得成,瓶中花落叶犹青。
试将插向苍苔砌,小朵忽开双眼明。
端午帖子
宋-曹勋
雨后风微荷芰香,顿驱初暑作疏凉。
黑云卷尽青天大,却倚湖光看夕阳。
端午日事
宋-余靖
江上何人吊屈平,但闻风俗彩舟轻。
空斋无事同儿戏,学系朱丝辟五兵。
扬州端午呈赵帅
宋-戴复古
榴花角黍斗时新,今日谁家不酒樽。
堪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艾上朱门。
端午
宋-张玉娘
晓糁浦玉泛琼浆,臂结红丝暗自伤。
莫漫相逢宜楚节,独娄清梦隔潇湘。
端午感兴
宋-文天祥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重五
宋-郑刚中
异乡逢午节,卧病此衰翁。
竹笋迸新紫,榴花开小红。
山深人寂寂,气润雨濛濛。
煮酒无寻处,草蒲在水中。
江城子-年年端午又今朝
宋-陈著
年年端午又今朝。鬓萧萧。思摇摇。
应是南风,湘浦正波涛。
千古独醒魂在否,无处问,有谁招。
何人帘幕倚兰皋。看飞桡。夺高标。
饶把笙歌,供笑醉陶陶。
孤坐小窗香一篆,弦绿绮,鼓离骚。
午节
元-方回
年年节与物相符,笋已成竿燕欲雏。
客里不知端午近,卖花担上见菖蒲。
嵩县遇端午
明-李祯
老大偏多故里心,一逢佳节一沾襟。
谁知此日菖蒲酒,又在山城独自斟。
点绛唇-午节感怀
清-张友书
蒲酒家家,年光又是逢重午。
彩丝角黍。俗尚沿荆楚。
佳节年年,总在他乡度。
添愁绪。汀兰岸杜。绿遍天涯路。
《江上吟》
唐 李白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解析】李白这首《江上吟》虽然没有直接写端午龙舟竞舟,却是江上泛舟,实际上是李白像前辈屈原的致敬之作,一句“屈平辞赋悬日月”可窥探作者对屈原的尊敬!“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作者唾弃功名富贵的背后是对“世途迫隘”的无奈与叹息!
汉语中有关端午的古诗有:
《端午》——唐代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大意为:
端午节日从何而来,前人传说是为了楚国大夫屈原。可笑汨罗空自浩浩荡荡,竟不能洗去中直之士的冤屈。
端午节的古诗有很多,其中一条比较经典的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端居》中的一句诗句:
“夏至未至端阳,杖藜徐徐向三湘。”
这句诗意为夏至还未到来时就迎来了端阳节,杜甫手拿藜杖,慢慢地往三湘地区前进。这句诗反映了端阳节期间人们的喜庆和出游的情景。
1
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苏轼
2
和端午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张耒
3
端午即事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文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