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著名现代诗_外国著名现代诗《春》
1. "The Waste Land" by T.S. Eliot(《荒原》 T.S.艾略特)
2. "Howl" by Allen Ginsberg(《怒吼》 艾伦·金斯伯格)
3. "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 by T.S. Eliot(《普鲁弗洛克的爱之歌》 T.S.艾略特)
4. "Song of Myself" by Walt Whitman(《我自己的之歌》 沃尔特·惠特曼)
5. "Ariel" by Sylvia Plath(《亚瑞尔》 西尔维亚·普劳斯)
6. "When I Consider How My Light Is Spent" by John Milton(《当我思考我如何度过余生》 约翰·弥尔顿)
7. "The Idea of Order at Key West" by Wallace Stevens(《基韦斯特键的秩序概念》 瓦拉斯·史蒂芬斯)
8. "The Red Wheelbarrow" by William Carlos Williams(《红色手推车》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
9. "The Road Not Taken" by Robert Frost(《未选择的路》 罗伯特·弗罗斯特)
10.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by Dylan Thomas(《不要温顺地走向那个好夜晚》 迪伦·托马斯)
保罗·策兰诗歌10首
1.《雾角》
隐匿之镜中的嘴,
屈向自尊的柱石,
手抓囚笼的栅栏:
把你自己献给黑暗,
说出我的名字,把我领向他。
2.《水晶》
不要在我的唇上找你的嘴
不要在门前等陌生人
不要早眼里觅泪水
七个夜晚更高了红色朝向红色
七颗心脏更深了手在敲击大门
七朵玫瑰更迟了夜晚泼溅着泉水
3.《你曾是》
你曾是我的死亡
你,我可以握住
当一切从我这里失去的时候
4.《在河流里》
在北方未来的河流里
我撒下这张网,那是你犹豫而沉重的
被石头写下的阴影
5.《我仍可以看你》
我仍可以看你:一个反响
在那些可以昆虫的触角暗中摸索朝向的
词语,在分开的山脊。
你的脸相当惊怯
当突然地
那里一个灯一般闪亮
容纳我,正好在某一点上
那里,一个最痛苦的在说,永不
6.《苍白声部》
苍白声部,从 深处剥取 无言,无物
而它们共用一个名字
你可以坠落,你可以飞翔
一个世界的 疼痛收获
7.《你可以》
你可以充满信心地
用雪来款待我:
每当我与桑树并肩
缓缓穿过夏季,
它最嫩的叶片 尖叫。
8.《时间的眼睛》
这是时间的眼睛:
它向外斜睨
从七彩的眉毛下。
它的帘睑被火焰清洗,
它的泪水是热蒸流。
朝向它,盲目的星子在飞
并熔化在更灼热的睫毛上:
世界日益变热,
而死者们萌芽,并且开花。
9.《站着》
站着,在伤痕的
阴影里,在空中。
站着,不为任何事物任何人。
不可辨认,
只是为你。
带着那拥有藏身之处的一切,
也勿需 语言。
10.《死亡》
死亡是花,只开放一次
它就这样绽放,开得不像自己 。
它开放,一想就开,它不在时间里开放
它来了,一只硕大的蝴蝶
装饰细长的苇茎
让我作一根苇茎,如此健壮,让它喜欢
叶芝诗歌精选
1.湖心岛茵尼斯弗利岛
我就要起身走了,到茵尼斯弗利岛,
造座小茅屋在那里,枝条编墙糊上泥;
我要养上一箱蜜蜂,种上九行豆角,
独住在蜂声嗡嗡的林间草地。
那儿安宁会降临我,安宁慢慢儿滴下来,
从晨的面纱滴落到蛐蛐歇唱的地方;
那儿半夜闪着微光,中午染着紫红光彩,
而黄昏织满了红雀的翅膀。
我就要起身走了,因为从早到晚从夜到朝
我听得湖水在不断地轻轻拍岸;
不论我站在马路上还是在灰色人行道,
总听得它在我心灵深处呼唤。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虽都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
泰戈尔的《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
以此类推,每行诗都深刻地探讨了爱情的各种状态和距离。
歌德的《野蔷薇》:
少年看到一朵蔷薇荒野上的小蔷薇,那么娇嫩那么鲜艳。
少年急急忙忙走向前看得非常欣喜。
蔷薇蔷薇红蔷薇荒野上的小蔷薇,少年说我要采你荒野上的小蔷薇。
蔷薇说我要刺你,让你永远不会忘记我不愿意被你采折。
野蛮少年去采她荒野上的小蔷薇,蔷薇自卫去刺他,蔷薇徒然含悲忍泪。
这首诗通过蔷薇与少年的对话,展现了自然界的自我保护与对抗。
《黎明》:
冰冷而敏捷的手,取下阴影的绷带一层层。
我睁开眼睛,我还活在,一个仍然新鲜的伤口正中。
在这里,我在这条街上的脚步声,回荡在另一条街中。
在那里,我听见我的脚步,在这条街上响过。
在这里,只有雾才是真物实景。
这首诗通过黎明的比喻,探讨了时间、记忆与现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