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辛弃疾词_清平乐,辛弃疾
第一段: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第二段: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诗人辛弃疾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闲居时所写的一首宋词,诗人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它有上阕和下阕两部分组成,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生活环境以及翁媪饮酒聊天;下阕写了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
从作者对农村清新秀丽 、朴素雅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子形象的刻画,可以看出他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
《清平乐村居》第一段: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第二段: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此词表达稼轩对子女的关爱与期望。无情自古不丈夫,关爱子女为人之天性。上阙开头两句写为向神灵祈福,保佑铁柱得到神灵的庇护。后两句写引着铁柱在花树下为其避除惊吓,希望他的惊吓症快好起来,同时鹓雏暗喻望子成龙。下阙化用苏轼诗意,表达对铁柱长大后的期许,希望将来不遭受挫折,“无灾无难公卿”。此词语言直白,情真意切,体现了稼轩的舐犊情深、铁汉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