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远上白云间的下一句是什么
一片孤城万仞山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著名边塞诗。
这首边塞诗最绝妙之处在于不直接写战争场面,而写塞外将士的孤寂之情。
“孤城”二字,虽言城孤,又何尝不是人孤。其远在“黄河”“白云间”,早已置身塞外,岂能不孤?
“羌笛”,吹奏的是“杨柳曲”,这引起了将士们无尽的乡愁。而最让人难过的是,家乡的春风,永远也吹不到这里。因为这里远在“玉门关”外。
从第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着一“远”字,下面紧接着一个“孤”字,再接着一个“怨”字,最后以“关”字坐实,关外的生活,真是一个“孤独寂寞冷”。
一二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可谓实写塞外之“远”,三四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则是虚写塞外之“远”。
虚实相接,是这首诗作为七绝压卷之作的必要因素。气韵流畅,以一“远”字贯穿全诗,夺人心魄,是其为七绝压卷之作的第二个因素。由“远”转“孤”,自然过度的第三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是全诗最为关键处,也是“起承转结”“转”的典范之笔,是为七绝压卷之作的因素三。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