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语录 > 正文内容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注音版_西塞山怀古全诗拼音

西塞山怀古

[唐]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是一首怀古的诗,表明国家统一是人心所向,告诫要防止历史上分割局面的重演,写得含蓄、贴切、自然。长庆四年(824)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了这首诗。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命王濬率领以高大的战船组成的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诗人便以这件史事为题,开头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

这首诗是刘禹锡于公元824年(唐穆宗长庆四年)

由夔州调任和州刺史,在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时,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

此诗表面看是写历史变迁,世事无常,兴衰难料之感,但若联系当时藩镇割据的局面和刘禹锡密切关注国事的心态来看,则可知怀古之意实因伤今

作者是在以古为鉴,警示时人:三国六朝的分裂局面已成历史,唐王朝还算是个统一的大国,但各藩镇拥兵自重已经多年,“四海为家”的太平景象之下,也有深重的隐忧.

《西塞山怀古》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歌,描写的是他在杭州西塞山吟咏,思念故乡的情景。下面为您简要赏析一下这首诗歌。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西塞山的山势、江水和秋景,营造出了一种秋高气爽,自然壮丽的景象。与此同时,他也通过对故乡、亲人的怀念,将这种山水的美景与内心情感相联系,产生出强烈的情感共鸣。 其次,诗人采用了哲理性的表述方式,使得诗歌充满了深邃的意蕴。他通过对大群山水和载人往来的几千年历史的提及,表现出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 最后,诗歌的平易近人也是其特别之处。在表达这种情感和思考的过程中,诗歌语言并没有过多使用高深的诗文技巧,而是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真实自然地表达了他的想法和感受。这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达到与其产生共鸣的效果。

总之,《西塞山怀古》是一部真实而自然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个人情感的描述,充满了感情与思考。这也使得这首诗作为唐代“山水田园诗”代表之一,广受好评。

相关文章

顾城的诗(顾城的诗《门前》)

顾城的经典诗句包括:“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 而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早晨,阳光照在草上”、“我希望, 每一个时刻, 都象彩色蜡笔那样美...

归去来兮辞教案(归去来兮辞教案撰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第4课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

青山处处埋忠骨(青山处处埋忠骨下一句)

“青山处处埋忠骨”改自“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是刻在杭州西湖岳王墓石柱上的一副对联。“何须马革裹尸还”应出自清·徐锡麟《出塞》“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

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下一句(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后一句是啥)

道是无情却有情东边日出西边雨,导师无情我有情。东边日出西边雨,你爷我是大美女。 “东边日出西边雨”出自出自: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二首·其一》,原文: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

中秋节的来历简短100字(中秋节的来历简短100字怎么写)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因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唐、宋以来,...

含章可贞(含章可贞是什么意思)

含章可贞出自《易经》 坤 六三:含章可贞。 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传: 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坤卦"含章可贞"卦象:含蓄地处事,保持住美好的德行,如果去从政,不居功、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