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学设计_再别康桥教学设计(教案)
出自徐志摩的《猛虎集》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中国南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比喻)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拟人)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夸张·比喻)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拟人)
作用:这里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青荇拟人化,说它在水底招摇,将它的那份柔软和自在形象的变现了出来。
再别康桥是高中年级的再别康桥是一首由徐志摩创作的诗歌,它描述了离别的情感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在高中时期就开始写诗,再别康桥是他在高中时期创作的作品之一。
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以及他的人生经历都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诗歌作品以独特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闻名,被广泛传诵和研究。
再别康桥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通过阅读和欣赏徐志摩的诗歌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他的情感世界,同时也能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
《再别康桥》是中国现代诗人徐志摩所作的一首诗歌,属于高中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通常在高二或高三阶段学习。这首诗描绘了徐志摩与康桥之间的离别,表达了他对美好回忆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感染着读者,让人感受到离别的痛苦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学习这首诗,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情感认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