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剑_说剑元稹
《说剑》以义名篇,内容就是写庄子说剑。赵文王喜欢剑,整天与剑士为伍而不料理朝政,庄子前往游说。庄子说剑有三种,即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和庶民之剑,委婉地指出赵文王的所为实际上是庶民之剑,而希望他能成为天子之剑。
如果说《让王》、《盗跖》已不类庄子之文,那么《说剑》就更非庄子之文了。篇文中确有“庄子”其名,但《说剑》里的庄子已不是倡导无为无已、逍遥顺应、齐物齐论中的庄子,完全是一个说客,即战国时代的策士形象,而内容也完全离开了《庄子》的主旨。因此,本篇历来认为是一伪作,也不是庄子学派的作品,应该看作是假托庄子之名的策士之文。
庄子的《说剑》一篇中有个故事,说是赵文王好剑术,结果招了三千多名剑客,整天让他们比剑斗武,每年要死一百多人。庄子为了劝说他,于是自称也是剑客,去见赵王。赵王问你的本事如何?庄子答道:“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这句话千载以下,凛凛生威。李白的《侠客行》一诗“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正源于此,直到张大导演的《英雄》一片中,“十步一杀”还是绝世高手无名的拿手绝技。赵文王一听大喜。可是当赵文王让剑客来和庄子“真剑对决”时,庄子却说,比武不忙,我有三种剑,分成“天子剑、诸侯剑和庶人剑”三种。
天子剑使文王茫然若失
赵文王一听很好奇,就问什么是“天子剑”?庄子答道:“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晋魏为脊,周宋为镡,韩魏为夹;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秋,行以秋冬。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剑也。”文王一听天子之剑,用燕溪石城为剑锋,泰山为剑刃,晋卫二国为剑脊,周宋二国为剑环,韩魏二国为剑把,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恒山,用五行制衡,用刑德论断,阴阳开合,春夏养持,秋冬运作,使得诸侯听命,天下臣服,这是他从来没有思考过的境界。于是他惊得瞠目结舌,茫然若失。
古代剑客
诸侯剑使文王惭愧不已
赵文王呆了半天,又问诸侯之剑怎么样?庄子说:“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以豪杰士为夹。此剑,直之亦无前,举之亦无上,案之亦无下,运之亦无旁;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此诸侯之剑也。”赵文王听这“诸侯之剑”是用智勇、清廉、贤良、忠圣、豪杰等人才作剑,用此剑可威震封疆之内,使众人无不宾服听命。这其实赵文王也做不到了,于是听完以后惭愧不已。
庶人剑使文王幡然醒悟
他又问那“庶人之剑”是什么?庄子说:“而庶人之剑,蓬头突髻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此庶人之剑,无异于斗鸡。”意思说,一般庸俗的剑客,蓬头乱发,穿着短小的衣服,怒目圆睁,口里嚎叫着冲上去厮打,上斩脖颈,下刺肝肺,和斗鸡没有什么区别。庄子接着说:“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意思是说你是天子而喜欢下等的的东西,我真替你感到羞耻。
赵文王惭愧不已、知错就改,拉着庄子的手走上朝堂,摆宴招待。但从这篇故事中可以看到,“舍小就大”也是道家思想所告诉我们的真义之一~
赵文王沉溺剑术而荒废国事,庄子对其进行游说劝说,以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庶人之剑的言论打动了赵文王,使其放弃庶人之剑而为天子之剑。庄子在本篇所阐明的依然是无为思想,提出统治者为政,“安坐定气”,即可无为而治。在此选录部分内容,以阐述“为政当无为”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