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语录 > 正文内容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诗_月夜忆舍弟杜甫的诗句

bstpd3周前 (10-18)诗词语录2

      《月夜忆舍弟》为杜甫所创作,其原文如下: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夜忆舍弟①   【唐】杜甫   戍(shù)鼓②断人行③,边秋④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⑤,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⑥   寄书长⑦不达⑧,况乃⑨未休兵⑩。[1]

作品注释

  1.舍弟:这里指自己的弟弟。   2.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3.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4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   5.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6.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7.长:一直,老是。   8.达:到。   9.况乃:何况是。   10.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2]

作品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最明亮的时候。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这首诗作于乾元二年(759)九月,是杜甫因思念离散的亲人而写的思乡之作。当时史思明起兵作乱,山东、河南两地处于战乱之中。同时,陕西饥荒严重,诗人遂弃官前往秦州。战乱之中,与亲人走散,并失去了联系。担忧之下,诗人的思念之情也愈加强烈。这种情况下,杜甫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诗。


首联不提“月夜”,而是先勾勒出了一幅边塞秋景图。“断人行”既是诗人看到的景象,又点出了“月夜”的背景,充分说明战乱不断;戍鼓雁声,是听到的声音。以所见所闻来描绘边塞荒凉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气氛。


第二联前半句告诉人们此时已是“白露节”,说明天气越来越凉,水汽凝结,让人寒意顿生,备觉凄凉。后半句采用融情于景的写法,在客观实景之中加入诗人个人的主观感情,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在第三联中由望月转为抒情。前半句说兄弟失散,后半句写家也不存,亲人生死难料。诗人这种对亲人的思念,由月光引出。加之月夜清冷,更逢乱世,让人在惆怅之中更夹杂着一份对亲人生死的担忧。读来,语气分外沉痛。这两句过渡自然,概括出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的普遍遭遇。

尾联写平时写给亲友的书信经常无法寄到,更何况现在战事频频,亲人们四处流散,生死更难预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不满,进而抒发了对亲人生死的担忧,同时也婉转地说明了安史之乱带给人民的深重苦难,使主题得到深化。

相关文章

7个传统节日的古诗(10个传统节日的整首古诗)

1.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2.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3.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4.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5.七夕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看似绝情却深情的诗句(看似绝情才最深情)

看似绝情却深情的诗句(看似绝情才最深情)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1、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出自:清·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译文: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元宵节(元宵节用英语怎么说)

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

中国最美十首古诗词(最美十首古诗词形容秋天的诗句)

李清照最好的十首古诗如下:1、《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

董卿朗读作品《初心》(董卿朗读初心原文)

孔子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当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抛开一切世俗的附加,我们所坚守的信念和本心,是最为宝贵的,它存在于向善、向美、向真的追求当中。《朗读者》的初心,也很朴素,用最真挚的情感,最美好的文字...

一二年级春节的古诗(一二年级春节的古诗五言)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