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语录 > 正文内容

清平乐村居诗意(清平乐村居诗意是什么)

bstpd3个月前 (06-16)诗词语录3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词】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

溪边长满绿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

听起来温柔面又美好--

那满头白发是谁家的公婆父老?

大儿,豆地锄草身在河东,

二儿,正忙于编织鸡笼。

最令人欢喜是小儿的调皮神态,

横卧在溪头草丛--

剥食着刚刚摘下的莲蓬.

此诗从作者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雅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子形象的刻画,表现出词人喜爱农村和平宁静的生活。

清平乐村居的诗意: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绿绿的小草,满头白发的老公公老婆婆用吴地的方言互相逗趣取乐大儿子在河的东面的豆地里除草,二儿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欢喜是小儿的调皮神态,横卧在溪头草丛中剥食着刚刚摘下的莲蓬。


扩展资料:《清平乐村居》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他是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相关文章

悯农古诗二首(悯农古诗二首朗读视频)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听筝  [唐]李端 ...

赞美老师的优美语段(赞美老师的优美语段押韵)

以下是一些赞美老师的优美句子 1、江河把我们推向浩瀚的大海,曙光给我们带来明媚的早晨;亲爱的老师,您把我们引向壮丽的人生。 2、老师,人说您在培育祖国的栋梁,不如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成散文)

此诗为唐代诗人王勃所作,原诗如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译文: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

中秋月 宋 苏轼(中秋月宋苏轼的古诗)

苏轼的《中秋月》是一首写中秋佳节的小词,主要描写了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

露从今夜白的下一句是什么(露从今夜白的后一句诗是什么)

下一句是“月是故乡明”。全诗内容如下: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露从今夜白下一句诗是:月是故乡明。作者杜甫(唐)译文:从今天夜里就...

青山处处埋忠骨(青山处处埋忠骨下一句)

“青山处处埋忠骨”改自“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是刻在杭州西湖岳王墓石柱上的一副对联。“何须马革裹尸还”应出自清·徐锡麟《出塞》“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