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的翻译_《蝉》的翻译20字
《蝉》这首诗存在多个版本,以下是两个较为知名的版本的译文:
一,虞世南《蝉》的译文
虞世南的《蝉》是一首五言古诗,译文如下: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的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虞世南的这首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人称道。诗中通过对蝉的描写,寄托了诗人高洁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自信。
二,李商隐《蝉》的译文
李商隐的《蝉》是一首五言律诗,译文如下: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虽悲鸣寄恨而无人同情。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可是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我官职卑下,行踪飘忽不定,家园难返,故乡的田园也早已荒芜。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也是家徒四壁,举家清苦。
李商隐的这首诗创作于仕途不顺之时,通过借蝉自况,表达了自己对身世遭遇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等句,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漂泊无依、家园荒芜的悲凉之情。
译文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注释
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疏:开阔、稀疏。
藉:凭借。
古诗蝉的意思是梧桐树上蝉低饮着清露,蝉的叫声响亮在林中。站在高高的树枝上声音传的很远,不是借助秋风的力量。
这首诗写的是蝉的身形和习性,首句说蝉的触须像古人结在下颌的帽子带的下垂部分,第二句写蝉的声音响亮和力度,最后两句说明品行高的人是不需要外在的帮助,就能声名传很远强调个人人格的美和力量。
《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梧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