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月古诗的意思_8月十五夜月古诗
《八月十五夜月》的诗意是采用了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表现了作者思念亲人,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此组诗主调应该是悲伤苍凉的。
其一: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露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其二: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1、直译:
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
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
2、原文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3、出处
此诗是唐朝时期的竟陵文学家皮日休创作的七言绝句,记载于《全唐诗》卷六百十五。

此诗是唐朝时期的竟陵文学家皮日休创作的七言绝句,记载于《全唐诗》卷六百十五。此诗运用了比喻,联想的修辞手法, 咏物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表达了中秋佳节赏月之情。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是唐朝时期的竟陵文学家皮日休创作的七言绝句,记载于《全唐诗》卷六百十五。此诗运用了比喻,联想的修辞手法, 咏物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表达了中秋佳节赏月之情。
诗人创作此诗正是在中秋的夜晚,联想到诗人前一年高中进士,而此刻正是诗人东游之中,也正是诗人意气风发之时,所以在如此佳节,又是诗人得意之时,以此背景,诗人创作了此诗。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八月十五中秋节晚上在天竺寺欣赏桂花。;原文:;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 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译文:; 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下边撒落下来,我走到大殿前捡起它们,发现花瓣上边还有星星点点刚凝结起来的露水。到现在,我还不知道天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些桂花和桂花上的雨露,应该是广寒宫里的嫦娥撒落下来送给我们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