臼怎么读_舄怎么读
一、“臼”是象形字,念jiù。
二、拓展:
【读音】jiù
【五笔】VTHG
【仓颉】HX
【统一汉字】 U+81FC
【释义】
1、舂米或捣物用的器具,多用石头或木头制成,中间凹下样子跟盆相似:石臼,蒜臼。
2、形状像臼:臼齿。
【出处】
1、臼,舂也。古者掘地为臼,其后穿木石。——《说文》
2、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易·系辞下》
3、择满臼,舂之而不碎。——贾思勰《齐民要术》
三、象形字简介:
象形文字(Hieroglyphic)来自于图画文字,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因为有些实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画不出来的,局限性很大。
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这种字写起来既慢又很难看懂。随着时光的流逝,最终连埃及人自己也忘记了如何释译。后来经过法国人的译解,才辩认这种文字。中国纳西族所采用的东巴文和水族的水书,是现存世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系统。
一、臼的拼音:jiù
二、释义:
1、舂米的器具,用石头或木头制成,中间凹下。
2、形状像臼的:~齿。
三、部首:臼
四、笔画:撇、竖、横、横折、横、横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鬼臼
[guǐ jiù]
草名。
2、捣臼
[dǎo jiù]
方言。舂米的器具。如俗谚:十八个捣臼还生在岩上。
3、碓臼
[duì jiù]
舂米用具。
4、井臼
[jǐng jiù]
汲水舂米,泛指操持家务。
臼,普通话读音为jiù,最早见于楚系简帛时代。在六书中属于象形字。“臼”字基本含义为中部下凹的舂米器具,如臼杵;引申含义为形容臼状物,如药臼。
在现代汉语中,“臼”也用作形容词,表示形如臼的,如臼齿。
臼:读作jiù,本义是中部下凹的舂米器具。
有关词语:
齑臼 [ jī jiù ]就是用来盛装和研磨调味料的器具。
碓臼 [ duì jiù ]舂米用具。
井臼 [ jǐng jiù ]1.汲水舂米,泛指操持家务。 2.水井和石臼。借指屋舍、庭院。
臼头深目 [ jiù tóu shēn mù ]形容相貌丑陋。
木臼 [ mù jiù ]木制的臼。
捣臼 [ dǎo jiù ]方言。舂米的器具。如俗谚:十八个捣臼还生在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