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语录 > 正文内容

感遇陈子昂其一_感遇陈子昂其四

bstpd2周前 (10-27)诗词语录3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


陈子昂 〔唐代〕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译文

苍苍茫茫的丁零族要塞,从古至今道路荒僻遥远。

岗楼哨所多么颓败孤立,将士们暴尸荒野没有完整躯干。

漫天黄沙起于大漠之南,灿烂的太阳隐没在西边。

汉王朝曾派遣了三十万士卒,来到此地与匈奴族战斗。

只见他们纷纷战死沙场,有谁来怜悯边疆孤独无依的老人和孩子?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实是写给自己的。

这三十八首诗借咏物叙事抒写作者的种种感怀,反映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对自然社会规律的认识,抨击了武周王朝的腐败统治,同情广大人民的苦难,抒发自己身逢乱世、忧谗畏讥的恐惧不安和壮志难酬、理想幻灭的愤懑忧伤,以及向往隐逸、远祸全身的愿望。许多诗篇紧扣时事,针对性极强,极富现实意义。组诗内容充实,形式质朴,在艺术上继承了《诗经》和屈赋的比兴手法,一扫六朝浮靡习气,是作者自觉摒弃华丽辞藻,实践其诗歌革新理想的成功范例。

《旧唐书·陈子昂传》说,子昂“善属文,初为《感遇》诗三十首,京兆司功王適见而惊曰,此子必为天下文宗矣。由是知名,举进士。”《新唐书》所记也差不多。这样说,《感遇》诗是陈子昂举进士以前的作品了。但三十八首诗中,所暗指的有许多是武则天执政时的事,第二十九首起句云:“丁亥岁云暮”,全诗是为“荷戟争羌城”而作,这分明是武后垂拱三年(公元六八七年)的事,可知史传所述有误。作《诗比兴笺》的陈沆以为陈子昂屡次触犯武氏,深恐得罪,告退归隐。其中有几首诗是归隐后所作。我们可以假定,《感遇》诗非一时一地所作,随遇兴感,陆续写成,大多数在武则天酷政猖狂的几年间。至于成进士以前,或归隐以后,可能也有几首,则为少数。

关于诗题“感遇”的解释,最早见于元代杨士弘编的《唐音》。他注释道:“感遇云者,谓有感而寓于言,以摅其意也。”又有一节说;“感之于心,遇之于目,情发于中,而寄于言也。”前一个注往往使人误会,以为“寓于言”是注释“遇”字的,因此,清初钱良择编《唐音审体》,就在题目下注云:“遇一作寓。”这就错了。

清初吴昌祺在《删订唐诗解》中注释云:“感遇者,感于所遇也。”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注释云:“感于心,困于遇,犹庄子之寓言也。与感知遇意自别。”此外或者还有不同的解释,手头书不多,未能尽检。我以为吴昌祺的注释最简单明白。“遇”字的涵义很广,凡是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从书中读到的,都是“所遇”,因为有所遇,而有所感,就拉杂作了三十八首诗,总题日《感遇》。它们和阮籍的《咏怀》並没有区别,所以诗僧皎然指出陈子昂的《感遇》原出于阮籍《咏怀》。

感遇诗是组诗,并非写给某人。传统说法认为这组诗是陈子昂年轻时期的作品,而近现代学者多认为它们不是一时一地之作,整个作品贯穿于诗人的一生,而作于后期的较多。

各篇所咏之事各异,创作时间各不相同,应当是诗人在不断探索中有所体会遂加以纪录,积累而成的系列作品。

其中其三、其三十五作于垂拱二年(686),其二十九作于垂拱三年(687)。

相关文章

李白诗大全100首(李白诗大全100首千金散去的诗句)

李白的古诗好多好多,分别有望庐山瀑布,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流直下3000尺,凝似银河落九天。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静夜思》《望天门山》……【《将进...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的意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好像近在眼前。出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全文: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

元宵古诗大全50首(《元宵》李白)

1.《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隋隋炀帝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2.《正月十五夜》唐苏道味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

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意思(春来江水绿如蓝 全诗)

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春来江水绿如蓝.意思: 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忆江南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词作品。第一首词总写对江南的回忆,...

中秋节文案短句干净

1. 皓月当空,团圆之夜,中秋佳节,愿幸福永远相伴。2. 月圆人团圆,思念化作浓浓的祝福,中秋快乐!3. 月饼香甜,团圆温暖,中秋佳节,祝福满满。4. 月光洒满大地,思念化作明亮的星,中秋快乐!5....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有哪些(中秋最佳十首古诗)

1、【八月十五夜月】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2、【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