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语录 > 正文内容

春望国破山河在_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意思

bstpd2周前 (10-28)诗词语录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颓垣残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部编八年级语文《春望》知识点汇总如下:

1. 主旨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2. 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

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丛生、一片荒芜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3. 赏析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示例一:(抒情方式)诗人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感。

示例二:(修辞角度)诗人移情于景,运用拟人手法,将花鸟人格化,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从而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

4. 赏析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烽火”运用借代手法 ,表现战争给人带来的痛苦。“抵万金”运用夸张,表现家书的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强烈思念之情。


5. 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搔”是抓、挠的意思,表现心烦意乱,是对诗人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解的忧国思家之情。

6. 描述尾联所展现的画面,并分析其蕴含的思想感情。

面对山河的沦陷,满头白发的诗人因焦虑忧愁,不停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稀少的无法梳髻插簪。

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的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怀。

相关文章

满江红岳飞古诗(田楷满江红岳飞古诗)

答:原文如下: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

造炬成阳(造炬成阳不啻微芒)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的意思是:不排斥一点点小小的光亮,这样我们的光亮多了,就能变得像太阳一般明亮,就像一点一点的雨滴,汇成大海。与“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意思近似。引申自:龚自...

董卿朗读作品《初心》(董卿朗读初心原文)

孔子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当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抛开一切世俗的附加,我们所坚守的信念和本心,是最为宝贵的,它存在于向善、向美、向真的追求当中。《朗读者》的初心,也很朴素,用最真挚的情感,最美好的文字...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拼音版)

原文: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

绿蓑衣的下一句(绿蓑衣全诗)

全诗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

孓孑孓孒怎么读(孓孑孓孒怎么读什么)

孑:读:jie第二声,是有单独、孤单的含义。输入法:部首:子 笔画:3 五行:木 五笔:BNHG 例词:孑然一身 茕茕孑立 孑遗生物(活化石)。孓:读:jue第二声,原意为蚊子的幼虫。输入法:部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