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中玩好读音(谏逐客书的字音)
《谏逐客书》是秦朝大臣李斯给秦王嬴政的上书。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词语和句子的注释:
1. 谏:规劝,劝谏。
2. 逐客:驱逐客卿。
3. 书:上书,奏章,古代臣下向君主进言的奏章。
4. 窃:私下,谦辞。
5. 过:错。
6. 并:一起。
7. 五帝三王: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武王。
8. 地广者粟多:土地广阔,粮食就充足。
9. 民胜其主:人民胜过他们的君主。
10. 下吏:交给官吏审讯。
11. 移风易俗:改变风俗习惯。
12. 向使:假使,假如。
13. 却客而不内:拒绝客卿而不接纳他们。
14. 疏士而不用:疏远贤士而不任用他们。
15. 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这就会使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
16. 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这就是所说的“借给敌人武器,送给强盗粮食”啊。
以上是《谏逐客书》中的一些注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需要更详细的注释或解析,可以参考相关的书籍或资料。
《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一篇优秀古代公文,是应用写作法定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篇文章在动词运用上有以下特点:
1. 动词使用精准:李斯在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动词,如“窃以为过矣”“移风易俗”“举地千里”“拔三川之地”“包九夷”“制鄢、郢”“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施及孝文王、庄襄王”“蚕食诸侯”“并国二十”等,这些动词不仅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意思,而且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秦国的强大和扩张的态势。
2. 动词运用多样:李斯在文章中使用了多种动词,如“过”“移”“举”“拔”“包”“制”“散”“事”“施”“蚕食”“并”等,这些动词不仅形式多样,而且用法各异,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3. 动词运用恰当:李斯在文章中使用的动词都恰到好处,没有一个多余的动词。每个动词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使文章更加简洁明了。
总之,《谏逐客书》在动词运用上的特点是精准、多样、恰当,这些特点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文章采用铺陈手法,以形成文章气势,为避免铺陈的烦琐与臃肿,文中的句式、角度、用词都极具变化,特别是动词的选用,排比与对偶的运用都很讲究,使文气饱满,气势充沛,文字生动,词彩飞扬,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
活用:西取由余于戎.“西”,名词作状语.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来”,不及物动词使动用法,“使……来”.强公室.“强”,形容词使动,“使……强”.蚕食诸侯.“蚕”,名词作状语.故能明其德.“明”,形容词使动,“使……明显”.却宾客以业诸侯.“业”,名词用为使动,“使……成就功业.” 文字通用:昔缪公求士.“缪”通“穆”.至今治[弓畺].“弓畺”同“强”,今通用“强”.遂散六国之从:“从”同“纵”.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内”,同“纳”.而陛下说之.“说”同“悦”.西蜀丹青不为采.“采”同“彩”.饰后宫、充下陈.“陈”通“墀”.(此陆宗达说)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太”同“泰”.以上称“同”者为古今字,有些人把这类字也算通假,故一并列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