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歌曲(钱塘湖春行配音乐)
《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描写西湖春景的七言律诗。此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全诗结构谨严,衔接自然,对仗精工,语言浅近,用词准确,气质清新,成为历代吟咏西湖的名篇。
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这首诗的意思: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仔细阅读原文,联系背景和注释,根据译文进行赏析。
原文: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释: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山西),曾祖父白温迁居下圭(今陕西渭南),遂为下圭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题材丰富、内容深刻,表达平易浅近,贴切流畅。
译文:
在一个明丽的春日,我信马来到钱塘湖畔,由孤山寺的北面绕到贾公亭西。然后一场春雨刚过。云气同湖面上的微波连成一片,像贴在水面似的。而湖水涨得满满的,快要跟岸齐平了。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婉转的叫声,这些春天的使者们,嬉戏追逐,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飞。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它们忙着衔泥筑巢。沿途繁花东一簇,西一丛,快要让人眼花缭乱了。而路上的春草刚从土里钻出来,刚够遮住马蹄。然后春神把花挂在树上,把草铺在地上,供人们尽情赏玩,而我最迷恋的却是湖东一带,这里绿杨成荫,白堤静静的躺在湖边,安闲,自在,真要让人留连忘返了。
赏析:
《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 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歌唱春日良辰 和西湖美景的赞歌。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 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 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说 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 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 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 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頷联写仰视所见禽 鸟。鸾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 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 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 作。“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 人左右寻声的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