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古诗及写作背景和作者简介)
每一首诗歌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其特点背后往往离不开其所在的历史背景。
古诗的历史背景主要有两大方面。一个方面是诗人所处在的时代背景,作者所处在的朝代兴衰情况,盛世的繁华和衰落的腐朽,这个历史大势深深影响诗歌创作的格调。另一个方面则是诗人本身的人生旅途中发生的变化,诗人所处的地域风情、自身情感、个人思想、经历中的沉浮等,这些变化深深地影响诗歌的核心内涵。
一般来说,古诗的背景一方面是这首诗本身所包含的背景,比如描写了什么东西。
另一方面就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包括这首诗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作者为什么创作这首诗之类的。
想要解答为什么要了解古诗的背景,我们必须要知道什么叫做古诗,它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也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古代较为就行的一种文化。
其次,古诗也是通过简短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自己生活近况的。
所以为什么要了解古诗的背景是可以让我们通过了解诗人所处的社会背景,国家现状,理解诗人的心情,让我们更加充分的解读并了解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了解古诗创作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人生轨迹对解析古诗有很大作用
过零丁洋
文天祥(南宋)体裁:七言律诗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
靠自己的刻苦努力,精通了一种经书,终于取得功名,开始了动荡艰辛的政治生涯;
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
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
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
想到前兵败江西,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
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零丁。
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