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语录 > 正文内容

伯牙鼓琴朗读音频(伯牙鼓琴范读的音频)

bstpd1小时前诗词语录1

春秋时期,俞伯牙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有一天,伯牙乘船游览,面对大自然的美景,他不禁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位樵夫站在岸边,此人就是钟子期。伯牙便邀请他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无论伯牙弹什么曲调,子期都能领悟其中的意境,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在子期坟前抚琴一曲哀悼知己。曲毕,将琴摔碎,终生不再抚琴。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来比喻乐曲的高雅精妙。成语出自《列子·汤问》,讲述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己的故事。

伯牙鼓琴中伯牙演奏的琴曲叫做《高山流水》。《伯牙鼓琴》讲的是曾经有个叫伯牙的人擅长弹琴,而钟子期则善于倾听,无论伯牙弹什么,钟子期都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

直到有一天,钟子期患病去世,伯牙也将琴弦扯断了,因为他觉得世上再也没有钟子期那样的知音,值得自己为他弹琴了。

所谓"知音难觅,得之幸事",其实伯牙为钟子期绝琴,也是情理之中之事,人生难觅一知音。我觉得朋友好找,但知音难觅。伯牙善鼓,且所鼓琴音,绕梁三日。无奈曲高和寡,能懂琴音者甚微 ,知音难觅,纵使伯牙身藏绝学,仅此自弹自奏,索然寡味。此时,天降懂音律者,钟子期也!乐听琴音,已非凡人。更妙者,子期不只乐听,且能读出弦外之音:巍巍太山,汤汤流水。世间绝无仅有。于是,一弹一赏,自然而然成就知音。知音千载难逢,他日,子期西归,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伯牙失子期,如天之将塌,地之绝崩,世间孰能替子期者?绝弦,情理之中也。

读了伯牙鼓琴我们明白了:知音难求,纯真友情的基础是理解的道理。当自己的友人逝去时,摔坏了自己心爱的乐器,而且终身不再鼓琴,我们从中又可以感受到伯牙失去“知音”之后那种悲痛欲绝的心情,也可以看出伯牙和钟子期建立在相互了解、相互欣赏的基础上的无比深厚的情谊

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深深的友谊,世上知音难得

相关文章

经典古诗词摘抄(经典古诗词摘抄大全)

我一直深深地相信,每一个中国人生命的深处都蛰伏着诗意,也许认得年岁越长越需要这样一种温暖,需要我们生命年华中的浪漫,让我们从现实的纠葛中拥有一种挣脱地心引力的力量。很多人会疑惑时光走到了今天,诗对我们...

曾经沧海难为水是什么意思(难为水曾经沧海难为水)

曾经沧海难为水是什么意思(难为水曾经沧海难为水)

意思是曾经到过沧海,看到别处的河流也就不足为顾了。后人引用多喻指对爱情的忠诚,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曾”的基本含义为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如曾祖父;引申含义为谦词,如曾臣。在日常使用中,“曾”...

两山排闼送青来(两山排闼送青来闼的读音)

闼:小门。山:指钟山、覆舟山。排闼(tà):开门。语出《汉书· 樊哙传》:“高帝尝病,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哙乃排闼直入。”送青来:送来绿色。书湖阴先生壁作者: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

古诗初中必背50篇(古诗初中必背50篇课外)

1:登幽州台歌  朝代:唐代  作者:陈子昂  原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优美的初中生必背古诗篇2:逢入京使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原文:  故园东...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拼音版)

原文: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

立春诗词十首(立春诗句古诗大全)

1.立春晴,雨水均。2.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3.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4.雨琳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5.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6.春雨洗残雪,春风轻布衣。7.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