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语录 > 正文内容

我本将心向明月 全诗(我本将心向明月 全诗上两句)

bstpd5个月前 (06-16)诗词语录10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宁教我心徒枉然,不教银光染尘埃。出自《清诗纪事》。

这四句诗不是李商隐所作,而是清朝诗本《清诗纪事》。前两句因南戏《琵琶记》的引用而广为人知。

《琵琶记》一书写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一位书生蔡伯喈在与赵五娘婚后想过幸福生活,其父蔡公不从。伯喈被逼赶考状元后又被要求与丞相女儿结婚,虽不允,但牛丞相不从而依之。当官后家里遇到饥荒,其父母双亡,他并不知晓。他想念父母,欲辞官回家,朝廷却不允。赵五娘一路行乞进京寻夫,最后终于找到,并团圆收场。  

      李商隐的“奈何明月照沟渠”出自元代高明的《七言绝句《琵琶记》,全诗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

      意思是:我好心好意地对待你,你却无动于衷,毫不领情。自己的真心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李商隐写诗,表达自己的志向,他落寞悲伤的一生,告诉我们,在生明的起步阶段,我们看世界的方式非常重要。其实,人生哪有完美,哪有持久的快乐,只有偶然的快乐,暂时的芳菲。

不是李商隐的诗。

元代:高明——《琵琶记》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

《琵琶记》是元末戏曲作家高明根据长期流传的民间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改编创作的南戏,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一部经典作品。此剧叙写东汉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全剧共四十二出,结构完整巧妙,语言典雅生动,显示了文人的细腻目光和酣畅手法,是高度发达的中国抒情文学与戏剧艺术结合的作品。

不是李商隐的诗,是元代的《七言绝句》:高明——《琵琶记》。

《琵琶记》是高明根据长期流传的民间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改编的。据《南词叙录》透露,《赵贞女蔡二郎》原本的情节是揭发蔡伯喈一旦飞黄腾达后就背亲弃妇,停妻再娶。

后来赵贞女上京寻夫,伯喈竟丧尽天良,马踩赵氏,结果他自己遭到惩罚,被暴雷震死。整个剧情与《王魁》和《张协状元》相似,都是鞭挞封建士子负心忘本的卑劣行径的。

但高明把《赵贞女》改编为《琵琶记》时,把蔡伯喈写成了正面人物,颂扬他是全忠全孝的典型,并且把悲剧的结局改成了大团圆。

相关文章

相思浓(相思浓歌曲)

相思的意思是相互思念,表达一种情感。甚,是很,非常的意思。浓是指浓厚,强烈,浓烈,表达一种状态。相思甚浓意思是(我们)之间相互想念,思念这种感情非常浓烈,情真意切。相思甚浓常用来表示男女恋人之间分隔两...

借问酒家何处有下一句(借问酒家何处有全诗)

借问酒家何处有下一句(借问酒家何处有全诗)

下一句是“牧童遥指杏花村”。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整首诗如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

二月春风似剪刀的上一句是什么

二月春风似剪刀的上一句是什么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出处:唐·贺知章《咏柳》[今译]不知那丝丝柳叶是谁裁出,原来二月的春风像巧匠手中的剪刀。[赏析]这两句是对大自然生化万物所唱的赞歌。那巧如剪刀的春风裁制出丝丝碧柳,给大...

等闲识得东风面的下一句是什么

等闲识得东风面的下一句是什么

等闲识得的全句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下一句是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宋代朱熹的《春日》。《春日》这首七言绝句是宋代的朱熹所作。这首诗表面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则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

回首白云低全诗(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全诗)

咏华山[ 宋 ] 寇准zhǐyǒutiānzàishàng只有天在上,gèngwúshānyǔqí更无山与齐。jǔtóuhóngrìjìn举头红日近,huíshǒubáiyúndī回首白云低。咏华山...

望湖楼醉书全文解析(望湖楼醉书全文原文)

意思: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出自: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诗句: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