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任平生 也无风雨也无晴
1.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出自宋代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意思是“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2.
苏轼在政治上不断地受到打击,一贬再贬,晚年最后流放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岛。 但是在精神上,他始终没有被打败,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灵动的心。
这是苏轼《定风波》词当中的一句,意思是我不怕风吹雨打,不怕各种困难,我的一生就是这样自由自在,有关这一句的解释如下: 一、原词如下: 定风波·三月七日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二、关键句翻译赏析: 1、翻译: 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2、赏析: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人生何尝不如此?起起落落,荣辱成败没不是一阵风雨一阵晴,面对变幻莫测的人生,贪官相亲也好,爱心叹气也办都不能改变既成的事实不大,所以随遇而安,我心安处便是,也无风雨也无。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积极的表达对生活的态度,乐观随遇而安。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无论风雨也好,晴空也罢,在我看来,都是艳阳当空,春风拂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是苏东坡与朋友春日出游,醉酒归途中恰逢骤雨,借景而作。最前面部分是小序,介绍写作此词的直接原因:三月三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只能冒雨前行。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一会儿天放晴了,就做了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