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风满楼下一句(山雨欲来风满楼下一句神仙回复)
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大唐盛世的脚步渐渐放缓,帝国最华丽的篇章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玫丽奇绝中翻过。人们的目光开始长久地投注在乐游原上,是挥之不去的怅惘,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人们的点点哀怨渐渐弥散开去,是愁绪满怀的低徊,是“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大唐王朝这艘驶往历史深处的巨轮,已经百孔千疮,满目疮痍。登楼远眺,晚唐诗名最响的诗人许浑,发出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预告。
“山雨欲来风满楼 ”出自许浑的《咸阳城西楼晚眺》,全诗内容为: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话说诗人正在凭栏送目,远想概然,那一轮平西的红日,已然渐薄溪山,也不知过了多久,忽见一片云生,暮色顿至,不一时,已经隐隐挨近西边的寺阁了;云生日落,片刻之间,“天地异色”,那境界已然变了,谁知紧接着一阵凉风吹来城上,顿时吹得那城楼越发空空落落,萧然凛然。诗人凭着“生活经验”,知道这风是雨的先导,风已飒然,雨势迫在眉睫了。景色迁动,心情变改,捕捉在“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之中,使后人都如身在楼城之上,风雨之间,不亏为不朽名句。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将云、日、雨、风四个同性同类的“俗”字连用在一处,而四者的关系是如此的清晰,如此的自然,如此的流动,却又颇极错综辉映之妙。云起日落,雨来风满,在“事实经过”上是一层推进一层,井然有序,将“形势逼人”很自然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使身临其境的人们必定要作出自己的选择:观望、迎头而上还是退却?“山雨欲来风满楼”就是这样一种意境,后人多借用到政治斗争的形势紧迫、或突发事件的暴发前夕等方面的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