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语录 > 正文内容

黄帝内经原文及译文完整版(黄帝内经原文及译文完整版网盘)

bstpd5个月前 (06-22)诗词语录7

《黄帝内经》事实上现在是两本书,一本《素问》,一本《灵枢》。您真的有兴趣的话,建议买《黄帝内经素问校释》《灵枢经校释》,以上两本都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的。


所谓《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实际上也只是《伤寒论》诸多传本中的一种,里面的内容有一部分并非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也是两本书,《伤寒论》《金匮要略》,建议买《伤寒论译释》(陈亦人主编)、《金匮要略译释》(李克光主编)

《黄帝内经素问》选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年第一版,俗称梅花本,最佳。

《灵枢经》也是人卫的梅花本最佳。均由刘衡如先生校勘,精选版本,质量最佳。

关于《内经》的成书,现在学术界能够肯定的是,其中除“七篇大论”成书较晚(应不晚于南北朝)以外,其它各篇应是自战国至西汉末年逐渐完成的,作者应不止一人。它的结集成书至迟在汉元帝前。(班固《艺文志》袭刘向《七略》称“黄帝内经十八卷”,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这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内经》,但其总体的文字应不会相差太多)

我们所知道的辑录《内经》最早的文献是晋朝皇甫谧编著的《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一书。在《甲乙经》序中,他说:“按《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灵枢》)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亦有所亡失。”

《内经》由《素问》与《灵枢》两个部分组成,这一记录虽不见於班固《艺文志》,但张仲景的《伤寒论序》中也曾提及。

《素问》。《素问》我们知道的有两个本子,最早的是齐梁间全元起的《素问训解》,已失传,现有段逸山先生《〈素问〉全元起本研究与辑复》一书可了解。

今本《素问》实由唐代道士王冰整理编辑,王冰版的《素问》,後经北宋林亿等重新校整後,称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又称《新校正》本)。即为我们现在普遍见的本子。

《灵枢》。北宋林亿校正医书时,《灵枢》已散失。北宋时高丽国献书,高丽国希望以《灵枢经》换取中国的《资治通鉴》,《灵枢》又重新传回中国,但此版本由

於北宋末年战乱,已散失。南宋绍兴乙亥史崧校定家藏本的《灵枢》九卷,增广为二十四卷,刊行于世,即为现代流传的版本。

另一部有关于《内经》的书是学者不可不知道的,那就是《太素》。唐高宗乾封元年至弘道元年之间,著名医家杨上善奉敕类编并注释《灵枢》、《素问》,撰为《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此本林亿校书时尚在,约在靖康难中散失。据《宋史·艺文志》及南宋《中兴馆阁书目》、王应麟《玉海》所载,原三十卷之巨的《太素》,在当时已仅存三卷。

所幸鉴真东渡之时曾将此书带去日本,日本医界递相传抄,然而至元代至元年间而此学中断,各家抄本也逐渐散佚。至光格天皇天明八年(即公元1788年),始有福井榕亭发现并抄得仁和寺所藏古抄卷子本《太素》残卷数卷,1830年小岛学古遣书手赴仁和寺重抄《太素》,得全书三十卷中的二十三卷。

此二十三卷版本最初仅在日本学者之间传抄,到十九世纪末叶,先有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官员杨守敬携归,继有黄以周、柯逢时等分别以重价从日本购得。此二十三卷本有袁昶、萧延平校订版本,分别称为通隐堂刻本和兰陵堂刻本。

1918年,在日本又相继发现古抄本《太素》卷十六、卷二十一及卷二十二、(十二刺)二篇。至此,仁和寺古抄卷子本《太素》被发现者共二十五卷(其中某些卷不全),并于1910年、1952年,两度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此后长期深藏秘府,世人罕睹其貌,直至1971年日本盛文堂汉方医书颁布会才刊刻此二十五卷本《黄帝内经太素》。

1981年日本东洋医学研究会更将仁和寺原抄二十五卷本《太素》影印出版,这是我们现在可以见到的最接近杨上善《太素》原本的版本了。

相关文章

野望翻译(春日晴原野望翻译)

野望翻译(春日晴原野望翻译)

秋原野望[唐] 杨凌客雁秋来次第逢,家书频寄两三封。夕阳天外云归尽,乱见青山无数峰。译文:不知何方的大雁接二连三地飞过来,思乡心切的我也发出了一封又一封的家书。夕阳西下,天边的云都似乎归去了,满腹乡愁...

本是青灯不归客(本是青灯不归客下句)

“本是青灯不归客”,意指已经厌倦了红尘俗世,本来打算遁入空门,诵经理佛,了此残生。“但因浊酒留风尘”,只是因为喜好这杯中之物而留恋风尘,不忍归去。“今古悲欢终了了”,古往今来,多少悲伤和欢乐到头来都是...

春节的来历简短最佳答案(春节的来历简短最佳答案英语)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

雪的诗句古诗大全(雪的诗句古诗大全初中)

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5.柴门闻犬吠,风...

卜算子 咏梅(卜算子咏梅毛诗原文)

卜算子咏梅不是李之仪的作品,李之仪的作品是《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该词上片写相离之远与相思之切。用江水写出双方的空间阻隔和情思联系,朴实中见深刻。下片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用江水之悠...

著名的十大现代诗(著名的十大现代诗乡愁)

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言语间流淌的是爱意自然的流露。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