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初中文言文知识点)
初中文言文有:
一、七年级上册文言文:
1、《童趣》沈复。
2、《论语》十则。
3、《山市》蒲松龄。
4、《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
5、《咏雪》。
6、《陈太丘与友期》。
7、《寓言四则》。
8、《智子疑邻》。
9、《塞翁失马》。
二、七年级下册文言文:
1、《伤仲永》王安石。
2、《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3、《口技》林嗣环。
4、《短文两篇》。
5、《夸父逐日》。
6、《共工怒触不周山》。
7、《狼》蒲松龄。
三、八年级上册文言文:
1、《桃花源记》陶渊明。
2、《短文两篇》。
3、《陋室铭》(刘禹锡)。
4、《爱莲说》周敦颐。
5、《核舟记》魏学洢。
6、《大道之行也》(《礼记》)。
7、《三峡》郦道元。
8、《短文两篇》。
9、《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10、《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1、《观潮》周密。
12、《湖心亭看雪》张岱。
四、八年级下册文言文:
1 、《与朱元思书》吴均。
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3、《马说》韩愈。
4、《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5、《小石潭记》柳宗元。
6、《岳阳楼记》范仲淹。
7、《醉翁亭记》欧阳修。
8、《满井游记》袁宏道。
五、九年级上册文言文:
1、 《陈涉世家》司马迁。
2、《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3、《隆中对》陈寿。
4、《出师表》诸葛亮。
六、九年级下册文言文:
1、 公输《墨子》。
2、《孟子》两章。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鱼我所欲也·孟子》。
6、《庄子》故事两则。
7、《惠子相梁》。
8、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9、《曹刿论战》、《左传》。
10、《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11、《愚公移山》《列子》。
1.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
2.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
3.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 汉乐府
4.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
5.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6.木兰辞(唧唧复唧唧) 北朝民歌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勃
8.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 陈子昂
9.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
10.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
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
12.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13.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 崔颢
14.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15.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
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
1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
一般来说,初中学习的文言文主要包括以下范畴:
1. 古代诗词:如《诗经》、《楚辞》等诗歌篇目,以及《长恨歌》、《离骚》等长篇诗歌。
2. 古代文言小说:如《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等。
3. 古代历史典籍:如《资治通鉴》、《史记》等史书。
4. 古代经典文献:如《论语》、《大学》、《孟子》等儒家经典。
初中阶段主要是对这些文言文经典作品的基础阅读和理解,目_
初中的文言文课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论语》
2. 《孟子》
3. 《大学》
4. 《中庸》
5. 《诗经》
6. 《楚辞》
7. 《史记》
8. 《汉书》
9. 《三国演义》
10. 《红楼梦》
以上是初中常见的文言文课程,不同学校和地区的课程可能会有所不同。
答:有论语十二章、爱莲说、陋室铭、小石潭记、黔之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捕蛇者说、醉翁亭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陈涉世家、曹刿论战等等。
初中全部文言文
一、七年级上册文言文
童趣(沈复);《论语》十则;山市 蒲松龄;《世说新语》两则 刘义庆;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寓言四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二、七年级下册文言文
伤仲永 王安石;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口技 林嗣环;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狼 蒲松龄
三、八年级上册文言文
桃花源记 陶渊明;短文两篇;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核舟记 (魏学洢);大道之行也 (《礼记》);三峡(郦道元);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观潮 (周密);湖心亭看雪(张岱)
四、八年级下册文言文
与朱元思书 吴均;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马说 韩愈;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小石潭记 柳宗元; 岳阳楼记 范仲淹; 醉翁亭记 欧阳修;满井游记 袁宏道
五、九年级上册文言文
陈涉世家 司马迁;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隆中对 陈寿;出师表 诸葛亮
六、九年级下册文言文
公输 《墨子》;《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孟子》;《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曹刿论战 《左传》;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愚公移山 《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