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语录 > 正文内容

峨眉山月歌赏析(峨眉山月歌的解析)

bstpd4个月前 (07-03)诗词语录5

问题:《峨眉山月歌》的全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前言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据说这是李白年轻时出川 , 见到秋月悬空,便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这首诗的释义并不复杂,老街从学习创作的角度说一下自己的浅显认识。

一、半轮秋与半轮月

这首诗的第一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意思是秋天的夜晚,在峨眉山上的天空中有半轮明月。其中有峨眉山,有秋,有月,还要体现出“半”月,用七个字来写并不容易。

按照正常语序写的话,大概是“峨眉秋夜半轮月”(半拗体律句),李白把秋放在最后一个字,是为了押韵。

仔细看一下李白的七言绝句,会发现几乎都是首句就开始押韵,例如: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挂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洞庭湖西秋月輝,瀟湘江北早鴻飛。醉客滿船歌白苧,不知霜露入秋衣。

格律诗为了平仄、对仗和押韵的原因,其语序和散文句法的语序不同,常见倒装省略等等手法。

如今学诗的人,能够写出“山月半轮秋”的人并不多见,这是“诗家语”法。

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峨眉山月半轮秋”与“洞庭湖西秋月輝”的不同,可知第二种句法人人写得,第一种“半轮秋”句法就非一般诗人能够写出了。

知道了这种句法的妙处和原因,就更能体会学习格律的重要性。老街常说,明白格律才能更好地体会古人诗词的妙处, 这句“半轮秋”就是一个例子。

二、同类意象过多:地理图、点鬼簿、算博士

很多诗人在作品中喜欢用地名,例如这首诗中有峨眉、平羌、三峡、渝州、清溪五处地名,从数量上来说有点多,但是李白驾驭得很好。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

此是太白佳境,然二十八字中,有峨嵋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

王世贞说,一般人作七绝,如果出现五处地名,很容易显示出太多的雕刻痕迹,但是李白诗令人浑然不觉,自然流畅,这是高手。

其实一首诗中并不是特指地名多就如何,而是指同一类的意象要避免过多,例如宋代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一引唐伕名《玉泉子》:

“王、杨、卢、骆有文名,人议其疵曰:‘杨好用古人姓名,谓之点鬼簿,骆好用数对,谓之算博士。’”王、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人称“初唐四杰”。宋代尤袤《全唐诗话》卷一:“杨盈川之为文,好以古人姓名连用,如‘张平子之谈略,陆士衡之所记’、‘潘安仁宜其陋矣,仲长统何足知之’,号为‘点鬼簿’。宾王文好以数对,‘如秦地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号为‘算博士’。”

作诗的时候,有人喜欢用古人名字,用的多了被讥为‘点鬼簿’;用数字太多,被讥为‘算博士’。喜欢用并不是问题,但是如果在一首诗中,用得太多,就容易出问题。例如《唐诗选脉会通评林》批评王维作诗,五用衣服:

金献之云:王右丞《早朝》诗五用衣服字,李供奉《峨眉山月歌》五用地名字,古今脍炙。然右丞用之八句中,终觉重复!供奉只用四句,而天巧浑成,毫无痕迹,故是千秋绝调。

王维写了五处衣服,用在八句中,还令人感觉重复,而李白五个地名只在四句中分布,却不让人察觉,真高手也。

王维写衣服多的诗不是五律《早朝》而是《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胡应麟《诗薮》特别批评说:

王、岑二作俱神妙,间未易优劣。昔人谓王服色太多,余以它句犹可,至“冕旒”、“衮龙”之犯,断不能为辞。

衣服多就罢了,“冕旒”、“衮龙”都是代表皇帝,这种重复是绝对不能犯的。

结束语

李白的这首诗,要学习的是第一句句法之妙,这是格律诗的倒转之法。

另外, 整首诗五用同类的意象却令人不觉,这种手法如果掌握不了,就尽量避免同类意象的重复。这是作诗的细微之处。

@老街味道

《峨眉山月歌》这首诗是李白的经典七绝,此诗二十八字中,用了用了五个地名,可谓是千古绝唱。全诗如下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入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这首诗写于开元十二年(725),秋天,李白在离开蜀中赴长江下游的舟行途中,写下此诗。此时,李白还是一个“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漫游途中,不免思念故乡故人。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峨眉山,今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有两山相对,望之如峨眉,故取名峨眉山。

平羌江,即清衣江.大渡河的支流

秋天的峨眉山上,半轮明月悬在夜空,月影倒映在平羌江中,随着江水流动。

首句运用倒装,为了押韵,将“秋”字放在句末。次句写江月流动,暗点行船,因为只有在船上,在行船的过程中,才能看到月影随江水流动。

夜发清溪入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清溪,指清溪驿,在峨眉山附近。

三峡,《乐山县志》指四川省乐山县之嘉州小三峡:夜间乘犁头峡.背峨峡,平羌峡。

君,一说指峨眉山月,一说指故人。但山月在哪里都能见,故后一说法较为准确。

渝州,现在的重庆市。

夜明从清溪驿发船,前往三峡,思念故人,却不能相见,不觉间,船已下到渝州。

李白的这首《峨眉山月歌》,语言浅近,意境明朗,节奏明快,诗中虽有淡淡的思友之愁,但并不悲伤。

《瓯北诗话》中评:李太白“峨眉山月半轮秋”云云,四句中用五地名,毫不见堆垛之迹,此则浩气喷薄,如神龙行空,不可捉摸,非后人所能模仿也。

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整首诗的意思是: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平羌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只能依依不舍顺江去向渝州。

此诗是作者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出蜀途中所作。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全诗意境清朗优美,风致自然天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高耸入云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美丽的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见,依依不舍去向渝州。

是李白去蜀地途中所作。

相关文章

诗歌朗诵《感恩老师》(感恩老师 诗朗诵)

1.  送您一束鲜花  表达我们对您的敬意;  送您一首动听的歌曲,  给您带来一丝甜蜜。  老师——您辛苦了,  是您带我们走过风雨,  是您用知识的营养将我们哺育,  却从来不求回报与索取。  是...

蒌蒿满地芦芽短(蒌蒿满地芦芽短芦芽指什么)

欲:将要的意思。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出自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惠崇春江晓景二首》意思是:河滩上已经长满蒌蒿,芦笋也长出了嫩芽,正是河豚要逆流而上的时候,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全文...

《赠汪伦》(赠汪伦是谁给谁送行)

1.《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3.《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

中秋团圆的古诗10首(中秋团圆古诗词大全)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水调歌头·...

小学二年级古诗(小学二年级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静夜思李白 〔唐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

艾青诗选(艾青诗选知识点)

1、大堰河收录了《大堰河——我的保姆》等9篇作品。1936年完稿。全诗分为四部分。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2、向太阳这首诗所显示作者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