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古诗原文(白居易的小池古诗原文)
《小池》原文如下:
《小池》
作者:欧阳修
深院无人锁曲池,莓苔绕岸雨生衣。
绿萍合处蜻蜓立,红蓼开时蛱蝶飞。
作者简介: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出生于绵州,籍贯吉州庐陵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小池》是小学部分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诗文如下: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情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1、《小池》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2、《小池》原文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照水:映在水里。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3、出处 为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
小池二首
唐 · 白居易
昼倦前斋热,晚爱小池清。
映林馀景没,近水微凉生。
坐把蒲葵扇,闲吟三两声。
有意不在大,湛湛方丈馀。
荷侧泻清露,萍开见游鱼。
每一临此坐,忆归青溪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贞元十六年进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缉拿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通俗易懂,相传其诗作要老妪听懂为止。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首开中唐文人倚声填词之风。有《白氏长庆集》。
《小池》
白居易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泉水、树荫、小荷、蜻蜓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生动画面。
1 小池春水软如酥, 气暖华池踏青无数。
2 鹦鹉嘴边复说来, 青梅枝上好时节。
3 君看如此可爱, 必定侬家住不得。
4 移向空山开眼界, 不知十里有芳草。
5 白居易的《小池》十分清新自然,用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出了一个美丽绝伦的春景,被广泛传诵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