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未捷身先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意思是:出征讨敌尚未报捷而身先死去。出自唐代诗人杜甫《蜀相》。
蜀相原文: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原文译文: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里寻找?锦城官外翠柏长得郁郁苍苍。碧草映照石阶自有一片春色,黄鹂在密叶间空有美妙歌声。当年先主屡次向您求教大计,辅佐先主开国扶助后主继业。可惜您却出师征战病死军中,尝使古今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出师未捷身先死——可惜出师伐魏没有胜利就病亡在军中。
语出杜甫《蜀相》诗,全文是: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开头二句,诗人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把一种追思缅想情意,作了极为深微的表达。三、四句一联,是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进一步抒发凭吊情怀。是因景抒情的千古名句。诗人看到那照映阶除的碧草,仍自呈现怡性的春色,听到那身藏密叶的黄鹂,徒然啭弄着悦耳的佳音。五、六两句,是诸葛亮一生行藏出处的高度概括,也正是申述诗人所以如彼徘徊瞻恋的情感的实际基础。最后两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最后一次出师,占据五功县的五丈原,和司马懿相拒于渭水时,竟然病逝军中。“长使英雄泪满襟”一句,蕴藏着一种令人愤悱启发的积极力量。